四 晋城市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机遇意识差,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时机
党的十五大之后至党的十六大之前,全国各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波澜壮阔,无论是改革政策,还是改革的氛围,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还是广大职工群众的承受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在这个国企改革的黄金时期,一些处在改革关键部门的领导同志,对于国企改革大政方针的精神实质吃得不透,对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理解不深刻,认识不到位,思想解放程度低,观念更新速度慢,机遇意识差。对于如何从整体上搞活市属企业,如何在战略上优化国有经济结构,缺乏深入的研究,改革目标模糊。指导改革满足于上行下效,满足于一般性号召,满足于表面形式,满足于数字统计,致使许多企业改制走了过场。市委、市政府关于国企改制的许多《决定》、《实施意见》没有完全落实。由于错失改革良机,问题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复杂,现在想改却很难。难怪有人说,“过去能改不想改,现在想改改不动。”
(二)改革缺乏统筹安排,协调性、连续性、前瞻性不够
国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市属企业前几轮改革不同程度存在简单照搬外地模式,片面强调一企一策,缺乏统筹安排,顶层设计。改制方案随意性大,一个部门一个模式,一个系统一套思路,一任领导一个要求,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对于改革的目标、标准,缺乏硬性要求。国有经济在哪些行业保留?哪些行业不保留?哪些进?哪些退?这些全局性问题,缺乏统筹考虑。在改革的具体政策上,不够严谨,缺乏协调性、连续性、前瞻性;在具体的操作细则上,不周密,不配套。比如置换职工身份的经济补偿金问题,基本社会保险接续问题,企业办社会职能脱钩问题等,这些事关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缺少反复认真的论证讨论,出台政策简单照搬,上行下效。还有的随意性太大,朝令夕改,出现政策的不统一,不连续,以致相互攀比,连锁反应,直接影响改革顺利推进。比如,200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市属国有和集体非煤企业产权与职工身份“双置换”改革。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新一轮国企改革高潮。但时间不长,随着政府主要领导的调整,这项工作明显放缓,以致后来基本停止。不仅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严重挫伤企业改革的积极性。
(三)主导改革的决策者“政绩观”偏移
各级党委、政府是国企改革的主导者,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国企改革的态度至关重要。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又有历史欠账,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集中凸显,改革成本越来越高,维稳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政绩观偏移,怕担风险,怕麻烦,怕影响社会稳定,担心国企改革花钱、费力、不出彩,影响“政绩”,因而对国企改革这样难以快速见效的“潜绩”工作不想上心,不愿下手,能推则推,能拖则拖,宁可花钱救急、救火,不愿下功夫彻底解决问题。或者“雷声大,雨点小”,敷衍应付,回避矛盾。还有的对困难国有企业抱不负责任的态度,让其放任自流,自生自灭。
(四)改革动力不足
一是党委、政府工作重心转移,重发展,轻改革。二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怕麻烦,甚至担心企业改制后,失去寻租的机会。三是一些企业领导人员,有的存在畏难情绪,有的怕改革丢掉权利,甚至有些企业的领导人还想做“穷庙富方丈”,对改革不积极,不主动。还有一些垄断性或已经做强做大的国企领导人没有改革的动力。
(五)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不力
企业改革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形成合力。管事的部门很多,真正干事的不多,说不能办的多,说怎么办的少。许多部门只从自身的职责和权利出发,缺乏对国企改制这一特殊事物的支持和理解,不能从全局的角度看待处理问题。改革配套政策,相关的会议纪要到了一些职能部门程序复杂,手续繁琐,甚至拖延不办,致使一些企业改制时间无限期延长,以至搁浅。
(六)改制周期过长
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市属国有企业每一轮改制周期拉得过长。新一轮改革开始了,旧一轮改革还没有结束,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不少改制企业或者启动后长期不能完成,或者迟迟不能启动。一些资产状况尚可的企业本应彻底改革,及时转制,走向市场,获得新生,结果在无限期的拖延中大多变成了资不抵债的企业,最终只好走上破产倒闭,退出市场的绝路。如市属的几个缫丝厂(阳城缫丝厂、端氏缫丝厂、唐安丝纺厂等)。一些已经启动改制程序的企业,由于无限期拖延,政府不得不长期应付职工上访,或者对这类企业继续承担无限责任,其结果是在付出高昂成本的同时,既没有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没有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还留下了许多遗留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