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泰
[内容提要] 建市30年,晋城畜牧业快速发展,产品产量快速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趋向集约,动物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都有了显着进步。推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继续落实各项方针政策,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推动生态循环发展,建立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促进畜牧业转型跨越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生活。
[作者简介] 袁世泰,晋城市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局长。
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蜜、皮、毛、绒等具有经济价值的畜产品的生产部门,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畜牧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但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业提供毛、皮等原料,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有机肥料等等。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50%以上,如美国约60%,英国70%,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北欧一些国家甚至达到80%以上。因此,现代畜牧业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建市30年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强力支持下,晋城市畜牧兽医系统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广大养殖户一起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使全市畜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畜牧业实现了由“副”转“主”,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饲养到规模养殖,由传统粗放经营到现代精细经营的转变。这种转变可以说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是一种凤凰涅盘式的转变。由此,奠定了全市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与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雄厚基础。
一 30年来晋城畜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主要畜产品产量和主要畜禽出栏量增势强劲,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
2013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了22.86万吨、8.59万吨、0.057万吨,分别是1985年的14.5倍、12.3倍、1.8倍;全市猪、鸡、羊、牛出栏分别达到了287.43万头、833.7万只、48.94万只、2.12万头,分别是1985年的10.6倍、21.9倍、4.2倍和1.9倍。主要畜产品产量和主要畜禽出栏都实现了数倍甚至十几倍以上的增长。全市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99.4千克,是全省平均水平(51.8千克)的1.92倍,是全国平均水平(65.6千克)的1.5倍,是世界平均水平(40千克)的2.5倍,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00千克左右);蛋类人均占有量达到37.4千克,是全省平均水平(31.8千克)的1.17倍,是全国平均水平(22.1千克)的1.69倍,这些充分说明晋城市畜牧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跨越。肉、蛋、奶等畜产品由过去的供应紧张、凭票购买变成了现在的应有尽有、物美价廉。
(二)畜牧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快速增长,大大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统计部门暂缺2013年该项数字),达到了474元,是1985年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34元的13.8倍;2013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了37.9亿元,创造历史新高,是1985年畜牧业产值6000万元的61.1倍,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48.2%。畜牧业完成了在农业中由“家庭副业”向“半壁江山”的历史性飞跃,已成为全市农业的头号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
(三)畜牧产业区域特色已经形成,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
晋城市六个县(市、区)根据各自的地域特征和经济基础,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区域产业格局。高平市、泽州县分别是国家、全省的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两地的生猪饲养量占到了全市近80%,其中高平市生猪存、出栏多年来均位列全省县级第一,泽州县也跻身三甲;陵川县、沁水县、泽州县是肉羊生产基地,肉羊饲养量占到了全市近80%;阳城县是肉牛生产基地,其肉牛饲养量占到了全市肉牛饲养量的35%;沁水县、阳城县、泽州县是养鸡生产基地,饲养量占到了全市蛋鸡饲养量的70%。特别是生猪“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高平市河西镇仙井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养猪示范村,高平市、泽州县分别建成了国家、省级生猪生产基地,并跻身全省首批7个“一县一业”生猪示范基地县行列;近年来阳城、陵川也进入了全省生猪大县行列。全市生猪出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出栏量占到了全省的五分之一强,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商品猪生产、商品猪外调和种猪繁育基地。
(四)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畜牧业已初具雏形
2013年全市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肉羊30只以上、肉牛10头以上和养鸡500只以上、奶牛5头以上的各类规模户达到了8912户,其饲养的畜禽总量和提供的畜禽商品总量均占到了全市总量的80%以上,规模养殖已成为晋城市畜牧业的“主力军”。同时养殖园区蓬勃发展,猪、羊、牛、鸡等各类高标准、高规格、高起点的养殖园区达到了200个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园区养殖的迅速发展,使畜牧业生产结构由散小型不断向规模型转变,从而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有效提高。
(五)畜禽安全保障工作扎实有力,确保了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为了给全市畜牧业发展创造优良环境,畜牧部门一是千方百计狠抓动物防疫工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均达到了100%,实现了全市连续十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佳绩,在全省地级市中是唯一一家。二是不遗余力狠抓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连续多年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到100%,确保了全市作为生猪生产和外销大市迄今为止从未发生一起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充分有力的安全保障,使得广大养殖户和投资商可以放心发展,放胆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