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晋城民营经济发展30年对今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纵观晋城民营经济30年走过的发展之路,带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启示之一:未来晋城富民强市必须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晋城民营经济发展30年的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对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功不可没。毫无疑问,未来晋城富民强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仍然靠的是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但是,尽管建市30年来,人们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化,全社会对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共识,晋城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总量、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社会贡献等方面和全省、中部地区、全国乃至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仅从发展速度上看,2012年全市私营企业增长率为7.88%,低于全省9个百分点,低于中部地区6.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4.32个百分点;从发展规模上来看,按照国际通用的每500人拥有量来计算,各项指标基本上都是比较低的。(见表6)所提供的税收占比全市2012年只有40%,低于全省28个百分点,低于中部地区26个百分点。因此,在晋城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必须正视差距,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发展,使其为晋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再立新功。
启示之二:政府要为晋城民营经济大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优良的服务
晋城民营经济发展30年的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好的发展生态。从发展的几个阶段看,只要政府管制放松、监管服务到位,民营经济的活力就能大大释放,发展的速度就可以大大加快。但是,客观地讲,民营经济的待遇仍还不平等,还存在“玻璃门”、“弹簧门”和政策棚架的现象;发展环境仍然还不够宽松,还存在部门利益固化、公共服务不足、行政效能不高等现象。因此,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作为政府更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优良的服务。一是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来,用好用足优惠政策,抓住有利时机,毫不动摇地继续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二是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三是要转变职能,减政放权,认真落实好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健全面向民营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优先重点建设好民营企业融资和民营企业科技研发扶持两大体系,切实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启示之三:鼓励创业创新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业创新是民营经济永恒的主题。弘扬创业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对创业创新的热情,鼓励团队创业和企业创新,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建市30年来,推动创业创新,越来越深入人心,正成为全市上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共识。实践证明,推进晋城民营经济大发展,必须充分激发创业创新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民营企业创新服务体系,营造尊重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浓厚风气。具体讲,推动创业创新,需要制定金融、财政、税务、工商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资创业;需要大力开展创业辅导,畅通企业发展“绿色通道”,让广大创业者“创得了、活得下、做得大”;需要加大鼓励和支持力度,使民营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需求主体、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需要出台鼓励措施,引导民营企业大力引进、培养和使用海内外优秀人才和急需人才。相关部门只有在想服务、会服务、服好务上下功夫,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以发展创业、创新、创造为核心要素的创业创新型经济为重点,坚持创业与创新并重、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强化市场引领、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全民参与,才能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崇尚创业、勇于创新、积极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
启示之四:着力加强培育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家队伍是一个城市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对于增强晋城市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晋城市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是保持晋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晋城市民营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作用的内在要求。要切实抓好创新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构建民营企业家成长机制,健全民营企业家服务体系,优化民营企业家成长环境,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2.晋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晋城市志》(1982-2008),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 3.牛迷书主编:《转型探索》(2006-2011),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