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迷书 张晓宏
[内容提要] 晋城建市30年,产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改革开放强大动力推动下,晋城产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不断提升,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不断进步,资源就地加工转化能力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改善;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经济实力、居民生活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高;继续推动产业经济发展,须要以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为总目标,坚持思想先导,坚持企业为主,坚持创新驱动。
[作者简介] 牛迷书,晋城市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张晓宏,晋城市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新组建的晋城市至今已走过了30年。30年来晋城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关头。30年发展历程辉煌而又艰辛,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宏伟同时充满了挑战。晋城30年来的发展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发掘和总结。本研究报告试图对晋城30年来产业经济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成果和基本经验作初步回顾,力求能探讨和揭示一些对晋城未来发展有益的启示。
一 建市30年来晋城产业经济靠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不断发展壮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风生水起蓬勃展开。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拉开了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改革大幕。诞生于那个火红的改革开放年代的晋城市,在改革开放强力推动下,30年来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30年来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推动晋城第一产业持续发展
晋城建市30年是农村改革发展的30年。从农村基本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到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农业经营方式的不断创新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有力地推动了第一产业的持续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奠定了第一产业发展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到1983年,全市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推进了农业生产专业户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联合体试验,大力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种服务组织,不断完善了两权分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土地经营制度;1992年开展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和“四荒”拍卖改革,到1994年底,全市2425个行政村完成土地承包期延长,签订延长合同17万份,完成荒山、荒地、荒坡、荒滩“四荒”拍卖7.05万亩;进入21世纪后,晋城先后认真贯彻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中央有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求,
2008年9月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到2009年9月,192.96万亩集体林产权明晰,家庭和联户承包经营占到75%,同时建立了林权流转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指导下,建立土地流转制度,确立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推进土地流转,到2012年晋城流转土地29.1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2.5%,适度规模经营面积8.61万亩,占流转耕地面积的29.6%,流转出耕地农户7.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7%,规模经营大户和企业达到85家;同时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持续深入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第一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第一产业持续发展。
2.大力推进以农产品流通体制为主的市场化改革,增强了第一产业发展的活力。1985年建市之初,晋城就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在中央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10项政策指导下,大力推进了粮食购销体制及其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购、销、调和财务包干,解决粮食购销和财务管理脱节矛盾,允许合同收购外的农产品自由出售、自主交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交易市场,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激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那么以农产品流通体制为重点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则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第一产业发展的动力。
3.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1985年建市之初,一些农户不满足家庭小规模经营,农户与农户或者农村经济组织联合起来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试验。1992年开始农村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涌现出一批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和农场,据《晋城市乡镇企业志》,到1996年全市种植业股份合作制企业达到693家。1997年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快速发展。全市重点进行了70万亩春播玉米模式化栽培高产丰收田、52个生产瘦肉型商品猪乡镇、50个草食畜牧业生产乡镇,
5000亩商品菜地、500栋日光温室建设和17.1万亩旧果园改造,初步形成了粮油、棉麻、畜禽、蔬菜、林果、桑蚕等八大农产品产业化生产基地;涌现出晋园食品饮料集团、厦普赛尔黄梨饮料厂等15个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水果、蔬菜、生猪等具有县域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产业链基本形成。
4.农村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成为第一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推进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废除农村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的基础上,1986年以后又及时推进县域经济改革,实行县乡经济分级管理,扩大乡镇经济管理权限,积极发展农村农业服务组织,到1992年底,县乡村三级农业服务机构达到2143个,从业人员2.8万人;1987年全国人大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后,村民自治制度在全市推进;1998年后大力推动农村城镇化改革,先后启动了巴公、北留、南村、河西、嘉峰、平城6个小城镇试点;2004年后重点抓了中心城市、4个县城、10个重点镇、200个中心村建设;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取消了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和特产税;有序推进了“村村通水泥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愈益繁荣。 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发展条件和环境的不断优化,使第一产业保持了长期持续发展。到2013年底,晋城第一产业总产值从1985年的41326万元增加到777963万元,增长了17.83倍。其中农业产值从29468万元增加到349182万元,林业产值从3938万元增加到28486万元,畜牧业产值从7913万元增加到379121万元,渔业产值从7万元增加到4500万元,分别增长了10.85倍、6.23倍、46.91倍和641.86倍。主要农产品粮食产量从1985年的434434吨增加到2013年的904836吨,增长了1.08倍,其中谷物产量从409219吨增加到818349吨,增长了将近1倍,豆类产量从10983吨增加到69404吨,增长了5.32倍;生猪产量从1985年的270200头增加到2013年的1654456头,增长了5.12倍;肉类产量从1985年的18952吨增加到2013年的140277吨,增长了6.4倍;蛋奶类产量从1985年的7481吨增加到2013年的73922吨,增长了8.88吨。
(二)30年改革开放,晋城第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改革开放强力推动下,晋城第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到201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644.4亿元,比1985年增长了74.37倍,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605.46亿元,比1985年增长76.52倍。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煤炭产量达到8143万吨、发电量232.87亿千瓦小时、水泥236万吨、钢材273.42万吨、尿素270.64万吨(折纯),分别是1985年的3.62倍、41.43倍、10.26倍、183.5倍和18.65倍(尿素为2002年—2013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0年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国有工业活力逐步增强。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85年建市后,晋城国有企业积极推进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到1988年底,全市96.4%的工业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1991年底全市90%的企业又进行了第二轮承包,到1993年底政府废止和修改了389份文件,下放了124项权力。还在丝麻公司、百纺公司等16个企业开展了无行政主管企业试点,企业14项经营自主权全面落实。企业可以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和营销,企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释放。但是,扩权让利和承包经营也带来了包盈不包亏;重生产、轻投资、拼设备;分配向个人倾斜等短期行为,危及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吹响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号角。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此国有企业改革从以往的放权让利转入到制度创新转换机制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出了到2000年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在中央一系列深化改革方针政策指导下,晋城坚持“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针,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股份合作制实施办法》和《关于推进股份制试点的暂行办法》,先后在晋城城区玻璃厂等15家企业进行新建和改组股份制企业试点。1997年,在“六矿一厂”强强联合基础上组建了兰花集团并于1998年成功上市。
党的十六大以后,晋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新的阶段。组建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年9月,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意见》,决定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市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和乡村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工作。提出突破“双置换”和资源有偿使用两个重点,实现产权、职工身份、政府职能三个转变,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思路。2006年市政府又连续出台一系列指导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文件,要求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做强做大一批、转制搞活一批、关闭破产一批国有企业。此后,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推开。
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了国有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2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69个,工业产值69.01亿元,资产总值314.32亿元,利润总额5.06亿元。2013年分别达到119个、
638.89亿元、2224.85亿元和79.14亿元。分别增长了72.46%、8.26倍、6.08倍和14.64倍。国有企业在主要工业领域的地位非常突出。2013年晋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排前6位的是煤炭、电力、电子设备制造、冶铸、化肥和石油天然气。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其中的煤炭、电力、化肥和石油天然气中分别占到81.6%、97.94%、92.29%、68.5%。
2.30年改革开放,民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产物,在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有独特优势。30年来,晋城民营工业经济在改革开放和有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晋城得天独厚的资源要素,实现了快速发展。
建市初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的广大农民,不甘于仅仅依靠土地谋生,大胆探索从多种途径求致富求发展,晋城民营工业经济破土而出。1988年,全市个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到5130个,产值2.43亿元,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6%(《晋城市志(1985-2008)》第846页)。进入20世纪,晋城更加重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出台了《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民营经济发展基金使用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大了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到2006年私营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0.34万人,工业增加值达到29.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8%,比2000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到2013年底,规模以上个体私营工业企业92个,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6.65%,产值达到201.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9.8%。
3.30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三资”工业发展迅速。1979年7月15日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创办经济特区,迈出了中国对外开放第一步。晋城地处内陆,开放相对滞后。一直到1992年8月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晋城才走上了筑巢引凤的轨道。2000年时晋城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资产总值仅有0.24亿元,2005年达到127.54亿元,到2013年达到311.78亿元,
2013年比2005年增长了144.46%。2000年时晋城仅有规模以上 “三资”
工业企业3家,工业总产值1400万元,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0.24%。到2005年时,规模以上工业“三资”企业增加到5家,工业产值达到34.3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11.96%,比2000年提高了11.72个百分点;到2013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增加到17家,比2005年增加了12家,产值达到200.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9.74%,是2000年的81.25倍。2005年—2013年年均递增24.7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递增速度7.57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8.96个百分点。2005年时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利税总额4.56亿元,到2013年达到34.54亿元,绝对值增加了29.98亿元,是2005年的6.57倍,年均递增28.8%。
(三)30年改革开放,晋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首先在商贸流通领域推进。1985年建市后,根据当时国家部署,晋城大力推进了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同时在商业企业推进了“留、改、转、租”等一系列改革。到1987年全市90%左右商业企业实行了“租赁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1990年后,晋城先后在商业企业推进了“四放开”、“柜组联销承包经营责任制”、“国有民营”、组建企业集团、连锁经营、总经销总代理、产权制度等方面改革。商贸流通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将企业逐步推向市场,商贸流通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先后在服务领域全方位推进。交通运输业从“简政放权让利”的政企分开开始,政府从直接、微观管理转向行业管理;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国省道有省级管理,县乡村道分别由县乡村管理;交通运输企业成为产权明晰、经营自主的市场主体。到2013年,公路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民用汽车分别达到2067万人、4862万吨、177979万人公里、403697万吨公里、266236辆,分别是1985年的3.83倍、4.52倍、7.84倍、8.55倍、39.3倍。金融业的改革不断深化,逐步从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统一管理,专业经营的有计划经济特色的金融体制转向了专业化分业管理体制和二重分业经营体制。金融业快速发展,到2013年各类金融网点达到682个,是1985年的3.05倍;从业人员达到14641人,是1985年的6.66倍;1985—2013年各项存款余额从5.23亿元增加到1759.51亿元,年均递增22.97%;各类贷款余额从6.27亿元增加到864.77亿元,年均递增18.51%。比较突出的是以私人资本为主的小额贷款公司从无到有,2013年达到23家,从业人员249人,贷款余额达到8.85亿元(数据来自张利民《晋城金融服务业30年》)。公共服务业的改革发展也很突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市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公共服务也快速发展,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的问题逐步缓解。总之,服务领域的改革开放不断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13年,晋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44.19亿元,是1985年的145.84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