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人大网
人大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关于我市全域旅游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7年05月01日 09:36:45    来源:泽州代表团第三活动小组

    
关于我市全域旅游情况的调研报告
   
晋城市人大代表泽州第三活动小组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结合晋城市政府2017年重点工作计划安排,要加快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被列为政府的十大重点工程。为了切实提高代表监督实效,4月28日,市人大代表泽州第三活动小组走进泽州县南岭乡,通过视察调研,听取报告,座谈交流,查阅资料,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调研结束后对小组的各位代表及座谈会各单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了梳理汇总,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据了解,全域旅游工程是我市“十三五”期间“十大战略工程”之一。今年全域旅游启动行动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着力推进全域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将成立市、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积极推进全市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二是高标准完成全域旅游顶层设计,与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合作编制《晋城市全域旅游发展五年规划》,编制《沁河干流古村落文物密集区保护利用总体方案》。三是加快实施全域旅游标准化建设,新建改建60座高标准旅游厕所,启动太行屋脊全域旅游大通道建设工程,完成县道以上公路旅游标识标牌全覆盖,在确保完成3个特色旅游乡镇、30个特色旅游村、300个特色乡村旅游客栈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完成10个特色旅游乡镇和50个特色旅游村建设。四是大力开展全域旅游目的地营销,依托中原经济区和京津冀地区,多管齐下,构建立体式、辐射型宣传促销模式,创新举办全域旅游嘉年华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全域旅游的概念,本质与核心把握不准确,要正确理解全域旅游的概念。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眼下,各县各乡镇发展全域旅游热情高涨,一定要正确把握,正确理解,以防进入思想误区,以防不顾实际情况和资源承载力,盲目开发,过度开发,以防简单模仿,千城一面,千林一面,盲目克隆,防止运动式、跟风式一哄而起,大拆大建,防止重推介重形式,轻基础,轻内容等等。全域旅游实际上是升级版的“旅游+”概念,是旅游景点建设+整体旅游环境营造,旅游服务+相关产业。全域旅游不是要把旅游业当区域老大的发展,不是要求一切都要服从旅游发展的需要,而是旅游产业要更加全面考虑到各行业各部门的利益与发展要求,同心同力,相互借力,共同促进区域更加全面健康均衡发展,从单纯依靠旅游行业和部门的力量发展旅游走向相关产业和部门更深入互动来提升综合效益。
   2、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薄弱。旅游外部交通方面,外地散客进入我市的途径并不特便利,高铁站,航空港的建设以及便捷的租车系统都不具备完善。内部交通方面,各景点分布比较零散,目前尚未开通覆盖大部分景区的旅游公交车,大部分景区的停车场受场地制约,容量乘载有限,景区内配套的相关基础设施档次较低,慢行系统覆盖度低。尤其是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我市的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应用水平总体相对较弱,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3、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还未形成。大家总是习惯把文物资源当做旅游资源,觉得自己手里有几个国保单位,就是旅游资源,就能搞旅游产业,这样的认识往往忽略了旅游产业自身的特性和规律,文物资源并不一定就是旅游资源,自然风光也不会天然成为旅游产品,要扩造全域旅游业这样的大产业,需要深度挖掘,充分设计。增加与我市的文化产业,工业,等的融合,比如美食旅游、工业旅游、主题摄影游、森林水游、科普教育游、人文探秘等,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特色资源,扩造业态丰富的旅游产品。
   4、全域旅游缺乏有效的主体运营,政府不能去当主角,唱大戏,目前的情况大家看到的遍地开花的油菜花节、梨花节、桃花节等等,都是政府在主导,而不是真正的市场运作。旅游是富民工程,发展全域旅游绝非朝夕之功,需要几十年,几代人的持续投入和建设,需要汇集各方力量,各种人才的智慧,更需要有一个好的机制好的模式,政府靠后,让企业靠前,政府做好规划、服务、支持工作,让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目前,虽然成立了晋城市旅游业发展委员会,但相比之前的旅游局,行政职能并未有显着变化,各景区,景点多头管理问题依旧复来,未能形成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的有利机制与市场监管、物价、卫生、公安、安监等部门的联合执法,联合检查较少,没有形成齐抓共管旅游市场的有效机制。
   三、今后全域旅游工作的建议
   1、抓亮点。充分正确认识理解全域旅游的本质和核心,是从点向面的突破,通过提升区域整体吸引力,拓展旅游产业的关联度,从单纯的门票经济走向服务经济,景点依然是区域旅游发展得重心,要依靠区域丰富的自身优势特点去发现亮点、挖掘亮点、培育亮点,从亮点突破,吸引游客来消费,通过服务来留客,引导游客深度体验。创新旅游新业态,开发森林养生游,文化养生游,发展体育旅游,扶持体育导区建设,加强竞赛比赛表演,合理利用村落古镇,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景点导观,包装定制个性旅游产品线路,推出探险游,低客体验游等,满足游客多层次多元化需求。比如南岭完全可以只利用台商郭台铭的名人效应来做文章,建设商界领袖创业成长基地来吸引全国富士康几十万员工前来谒拜,学习。亮点就是卖点,不需面面俱到,全面就会没有特点。
   2、通经络。一种是看得见的交通经络,一种是看不见的管理经络。交通经络不仅要让游客舒适便捷到达的快速交通,还要打造让游客轻松随意漫步的慢行交通和出行服务设施,要统筹规划高铁,航空,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的交通网络建设,形成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体系,加快建设“自驾+骑行”等交通换乘体系,鼓励新能源汽车,汽车租赁,公共自行车企业参与,尽快实现3A级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等旅游节点与高速交通体系的对接通畅,将步道等慢行系统配套设施很好地与景点规划协调,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景点内容。管理经络主要是解决好与旅游相关的综合管理问题,理顺管理机制和体制,解决好开发权,管理权,执法权等问题,以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理念为我市全域旅游发展保驾护航。
   3、整脸面。全域旅游依托的是旅游大环境,要全力推进全域洁化绿化美化工程,建设通景公路风景线,通景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无养殖场(户)、墓地,推动通景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创建烟尘控制区,景区入口附近建筑物,外立面风格与景观相协调,大力推进景区生态化。围绕“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景观,让每一个村庄都成为景区”的理念,着力把家园变成花园,把小景点连成大景区,实现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人人是导游的目标。编制实施生态功能区发展保护规划,严格按规划要求实施旅游项目建设,做到控制性有序开发,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全面优化,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生态家园。
   4、精服务,全面提高游客满意度。游客外出,既希望看到惊艳的风景,更希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全域旅游要求从做区域旅游形象大使,到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让游客满意。比如,道路旅游标识导向全覆盖,比如高标准的旅游公厕的建设,建议加强我市所辖公路旅游标识的规范化、人性化管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置,按照星级旅游厕所标准对景区(点)和所有涉旅场所的厕所进行新建或改建提升,客栈、民宿、农家乐要规范经营,提升服务。建立覆盖全域的多维度、综合型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整合全域旅游资源,打造集自助导游导览系统,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系统,移动终端支付应用系统等。加快推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能化,力争特点景点、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开展景区创A,饭店创星,旅行社创强工作,推进旅游行业规范化建设,实施动态监管,建立淘汰和退出机制,培养一批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金牌导游,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安全提示预警制度和应急救援体系,营造旅游安全环境。
   5、广宣传,创新营销方式。全面提升旅游影响力,构建大营销格局,健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 宣传机制,加强旅游城市形象整体推广,旅游精品线路策划包装。策划开展多样性旅游主题活动,积极运用社交媒体,朋友圈,自媒体等新媒体,加强互联网营销,形成全民宣传,全民参与的大营销格局。
   6、大融合。坚持全民性参与,大力实施“全民共建+全民营销+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发展模式,以发展家庭宾馆,农家乐为主体。引导农民就地就业,农产就地增值,全面带动特色种植业,乡村手工业,餐饮服务业,农村文化产业等业态发展。形成全域旅游的消费链,实现旅游惠民,旅游便民,旅游富民。鼓励学晋城,讲晋城,游晋城,宣传晋城。身为晋城人,心怀晋城恩,借用晋城名人,专家,教授,组建地域文化研究协会。着重开展文化研究和挖掘工作,开展以民歌,民间故事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抢救、整理工作,整理出一批优秀地域文化成果。
   7、重协调。注重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应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想,对有技术支撑,有经济支持,有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予以适时适度开发,对暂时不具备开发能力的景区,待时机成熟了再启动,严禁低水平建设,低档次开发,让珍贵的生态资源造福子孙后代。注重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全域旅游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梳理好旅游目的地,核心特色后整体布局。围绕统一的主题进行体系化建设,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切勿急功急利,一哄而起,粗制滥造。
    注重处理好内力与外力的关系。发展全域旅游要充分发挥域内人士和民营业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大力开展旅游招商,来参与我市全域旅游建设。

】【打印此页】【收藏此页】 

主办单位:晋城市人大常委会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电话:(0356)-2023011  Email:rd_zr@jconline.cn
Copyright © 2001-2012 rd.jc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5001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