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
文化产业是最具潜力的 “朝阳产业”,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监督计划安排,从5月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廖军副主任带领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和教工委相关人员,先后深入文化、统计、教育、工商、税务等市直部门和单位,六县(市、区)多家文化及文化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座谈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挖掘整合文化资源,积极引领和推动文化项目建设,全市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注重完善产业政策,逐步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晋城市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措施》《晋城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晋城市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积极营造了有利于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引入高科技创意研发文化产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各县(市、区)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如,泽州县出台了《关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措施》。
(二)注重园区建设和项目培育,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实力。一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截止2016年,我市各类文化产业活动单位1087个。其中,规模以上单位24个,较2015年增加1个,分别是制造业3个,批发和零售业6个,服务业15个;规模以下单位1063个,较2015年增加90个,分别是制造业68个,批发和零售业79个,服务业916个。二是积极引导产业园区建设。建成4家文化产业园区,分别是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区、珏山文化产业园、吉利尔潞绸文化产业园、司徒小镇农业休闲园。正在建设的园区有4个,分别是金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娲皇文化旅游生态创意园、李寨戏曲文化生态园和大阳文化创意产业园。三是不断挖掘产业项目。文化产业项目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自2014年以来,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共挖掘、收集文化企业项目700余个,建立完善了文化企业项目库。同时将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集中公示,编辑成册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努力吸纳社会资本,积极培育市场主体。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增加值19.51亿元。
(三)注重挖掘地域文化,持续增强文化产业地方特色。一是基本形成了具有晋城特点的文化产业格局。我市初步形成了以珏山文化产业园为主的动漫产业,以吉利尔文化产业园、晋氏织造为主的潞绸、丝麻文化产业,以皇城相府文化产业园为主的古堡文化产业,以泽州铁器古泽州铁货为主的新兴铸造文化产业,以阳城陶瓷琉璃、高平黑陶为主的陶瓷文化产业,以王莽岭、蟒河为主的太行山水旅游文化产业等六大业态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格局。二是初步打造了具有晋城特色的文化品牌。举办了四届太行山文化旅游节活动,以“一周”(文化艺术周)、一节(围棋文化节)、一月(旅游文化月)、一会(经贸洽谈会)为主要内容,集中打造“太行山”文化品牌,提升晋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积极发展了一批具有晋城地域传统的文化项目。重视非遗传承,我市62个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大部分已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文化项目,有的保护单位也已成为省内外知名企业。这些非遗项目有琉璃烧制技艺、珐华陶瓷制作技艺、高平绣活、潞绸织造技艺、黑陶烧制技艺、布贴画等。特别是晋城市传统技艺研究所开发出的漆器、银器、铁器、珐华、彩陶瓷、手工玻璃器皿、伏姜等产品,在我省第三届文博会上获得好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整体统筹规划不足,产业发展观念滞后。一是我市虽出台了《晋城市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但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不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市域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专业规划缺乏有机衔接,制约了文化重点项目的引进和培育。二是没有成立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机构,文化及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未真正建立。部分文化企业没有进入文化产业统计范围,产业发展底数不清。户外广告、婚庆、艺术培训等行业监管主体不明。三是文化体制改革不到位,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思想观念落后,市场主体地位不够明确,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强。一是总体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引领。虽然我市文化企业单位数量在逐步增长,但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数仅有24个,文化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小、弱、散”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集中在文化服务业。2016年,服务业法人单位占全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85.65%,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比过小,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三是经济总量占全市GDP比重仍然偏小。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比重为1.88%,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非常有限。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平均主营业收入1762万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文化产业品牌不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不够。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处中原经济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但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整理发掘和有效的开发利用。加之文化与农业、旅游、科技、饮食等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不够,相关产品的文化创新和创意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塑造晋城城市品牌推动力不大。文化与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等新业态的融合不够,文化新业态发展缓慢,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难以提高。
(四)文化人才相对匮乏,产业创新发展受到制约。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高级管理创新人才。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一大批能经营、会管理、懂文化的高素质经营者,目前,我市文化企业中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端复合型管理人才匮乏。二是创意设计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由于发展大环境、企业吸引力、产业链不配套等因素制约,动漫游戏、广告创意等亟需的文化创意人才数量少,难以引进,尚未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三是文化产业研究人才不足。政府、社会、企业甚至是本地高等院校都缺乏文化产业研究人才,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这些都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政策,协调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一要提升战略地位。要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全市中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二要及时调整产业规划。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变化很快,各种新业态层出不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及时修订完善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增强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要健全文化产业运行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建立领导机构,加强队伍建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四要强化落实。要重视产业规划的贯彻落实力度,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明确各自职责范围,全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要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明确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优化结构,做大做强文化企业。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又要有引领支撑的龙头企业。一要积极扶持骨干文化企业发展,扩大经营项目和规模,争取省、市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文化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优势产业集聚。二要积极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引导文化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路子,以文化创作和生产传播为核心,做强做优做大文化产业。三要积极培育文化产业项目,打造知名品牌,发挥项目引领和品牌辐射作用,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同时,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的新局面。
(三)融合发展,做足做深“文化+”文章。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属性。要加强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渗透,不断提升创意水平和文化价值。一要加强文化与互联网的融合。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应用等网络新业态的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二要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挖掘富有晋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品,拉动文化旅游产业消费。三要加强文化与金融的融合。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吸引外来投资,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同时组织文化企业参加国家级、省级文博会,促进企业间交流合作,寻求发展新机遇。
(四)创新载体,大力培养引进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要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精、深、优、博的文化传承人,打造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善谋划、能创新的人才队伍;要制定吸引文化人才的优惠政策,建立有效的人才引入机制,开辟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采取多种灵活形式,使其为我所用;要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加快文化要素市场建设,营造集聚文化产业人才的良好环境,为推动转型发展、富民强市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