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委员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监督计划安排,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为提高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成立了由常委会副主任为组长、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为成员的会前调研组,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先后深入六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企业,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积极实施“旅游强市”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一)深化改革,科学谋划,着力推动全域旅游。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切实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先后编制完成了《晋城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5)》《晋城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完成了市、县两级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工作,推进了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将今年确立为全域旅游启动年,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域旅游启动大会,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区域协调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优化产品,打造品牌,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依托现有旅游资源,以突出特色、开发精品为原则,初步形成了以皇城相府文化生态旅游区为代表的沁河流域古堡人文景观群、以王莽岭景区为代表的自然山水风光景观群、以炎帝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始祖文化旅游区以及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目前,我市共有A级景区20处,星级饭店18家,旅行社45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约3.6万人,带动间接从业人员约18万人。全市开发旅游的乡村共有112个,农家餐馆898家,农家宾馆973家,床位20000余支,旅游商品经营店659家。2017年1-8月份,全市商业住宿设施累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8588人次,同比增长6.5%;旅游外汇收入533.34万美元,同比增长7.42%;累计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002.45万人次,同比增长24.44%,国内旅游收入274.33亿元,同比增长24.88%;实现旅游总收入274.66亿元,同比增长24.90%。总体来看,我市旅游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强化基础,严格监管,努力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十二五”期间共建成A级景区旅游公路336公里,启动了总长500公里的太行屋脊全域旅游大通道建设,完成了全市8家4A级以上景区旅游咨询服务点建设,新建改建旅游停车场67座、旅游厕所200余座,累计建设公路旅游标识标牌1000余块。加大监管力度,优化市场环境,出台了《晋城市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实施意见》《晋城市文明旅游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游客为本、服务至诚”宣传教育和全行业优质服务活动,规范文明旅游行为,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举办全市导游大赛和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大赛,提高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四)扩大宣传,注重营销,充分展示晋城形象。高度重视旅游宣传与营销,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各类展会、国内外交易会广泛推介晋城旅游。积极开拓客源市场、举办市域外多场专场旅游推介会、参与“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展示晋城形象,推介旅游产品。泽州县连续两年开展“秋风古韵·畅游泽州”文化旅游节,高平市连续举办“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阳城县持续举办“悠然阳城”系列文化节,陵川县持续举办休闲避暑节、金秋红叶节,沁水县成功举办赵树理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通过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展示了晋城形象,提升了晋城知名度。
二、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周边先进地市相比,与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与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机制运行不畅,区域旅游资源未有效整合。一是各县(市、区)虽然都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但由于缺乏有效协调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改革强化效应还未显现。二是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特色性、前瞻性和创新性不突出。尤其是县与县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规划缺乏相互衔接和融合,未能形成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的一体化战略规划模式。三是部分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不能实现有效分离,景区之间未形成有效对接,还存在资源整合困难,互相牵制掣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景区整体效益的发挥。
(二)旅游产业要素发展不完善,与其他产业融合不够。一是旅游六要素中“游”的项目单一,“购”的产品缺乏特色,“娱”的项目匮乏,文化内涵和互动参与性差。多数景区的主要收入来自门票,旅游产品种类较少、层次偏低、创收能力不强。产业链条不完善,游客在我市停留时间短,消费少,影响和制约旅游收入增加。二是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等产业融合不够。景区景点内容单调,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特色不强,文化含量明显不足。
(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宣传营销力度不强。一是旅游集散中心、购物中心、文化街区等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旅游交通、通信、停车等服务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不强。二是宣传营销力度不够,旅游产品宣传形式内容不够丰富全面,景区和旅行社营销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对客源市场的开拓各自为政,没有打好营销“组合拳”。旅游节庆活动期间“热火朝天”,结束之后“冷锅冷灶”,未能形成市场运作的持续性和延续性。
(四)旅游人才匮乏,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一是我市旅游产业缺乏现代旅游业发展所需求的高层次管理、策划、导游和各类服务人才。二是部分旅游企业经营理念落后,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人才的培养、培训和引进工作相对滞后。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缺乏系统专业培训,行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旅游业总体水平的提升。三是旅游管理人员需强化服务,严格监管,进一步提升依法治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对策及建议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为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旅游产业发展合力。一是提
高认识。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涉及范围广,消耗能源少,带动系数大,创造就业多,综合效益好。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繁荣地方文化、促进对外交流、美化城乡环境、提升区域形象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据权威预测,未来每年人均出游5次,中国每年会有70亿人次的旅游市场。因此,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真正将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二是营造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大旅游”观念,旅游发展委员会要及时研究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发展思路、重大项目、政策措施,相关职能部门要坚决破除“发展旅游只是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的事”的陈旧观念,步调一致,齐抓共管,拿出实际的行动、有效的举措、管用的办法,下大力气解决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全力推动旅游业发展。
(二)加快改革创新,推进旅游产业市场化。一是加快旅游景区改制步伐。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行业促进、市场推动”的发展模式,推进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二是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推进旅游与文化、农林、工业等产业融合,深入挖掘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加快大型演艺项目运作步伐,培育一批互动性、娱乐性较强的新业态。打造特色化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弥补我市旅游的短板。三是创新营销模式。强化旅游宣传营销整体意识,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凝聚营销合力,形成晋城旅游的大市场、大产业、大网络。积极探索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整体宣传促销机制,把旅游宣传同会展、文化、招商引资等有机结合起来,广泛运用网络、微博、微电影、动漫等新兴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型营销活动。
(三)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一是改善交通设施。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快速旅游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完善,实现区域旅游无障碍通行,保证旅游者“进得来、出得去、游得快捷方便”。二是完善宾馆饭店服务体系。形成以高星级饭店为核心、中低档星级饭店为骨干、经济型饭店为基础、农家乐为补充的旅游饭店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食宿需求,让外地游客住的舒心,玩的愉快,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旅游产业整体收入。三是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科学制定我市旅游行业标准,构建覆盖全面、科学实用、具有特色的旅游标准化体系。完善市、县(市、区)、景区三级旅游集散网络,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引导、推介和咨询服务。针对当前自驾游显着增加的情况,按照国际标准完善全市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加快自驾车旅游营地、自驾游停车场建设步伐,吸引自驾车游客。
(四)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旅游体制和奖励政策。一是加大旅游产业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投融资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出台的政策,制定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在投资、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的研究开发。加强与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的项目对接,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型旅游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我市旅游开发和经营。二是完善优惠奖励政策。科学合理制定奖励办法,强化政策引导作用,充分调动旅游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健全和完善旅游人才储备、选拔、培养、使用制度,加强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养,提升旅游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