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人大网
人大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关于晋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晋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廖军
2018年03月01日 08:50:38    来源:

    文化旅游产业是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是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保增长的重要力量。为了摸清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2017年5月至10月份,我带领教工委、民侨委相关人员,先后深入六县(市、区)、市直文化、旅游、统计等十多家部门以及一百余家文化旅游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化旅游资源情况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独特的地理造就了雄奇险秀的表里山河。晋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现,早在2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7000年前已形成成熟的农耕文化。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大观,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全市文物点6767处,名列全省第一。在众多文化资源中,与旅游业融合的主要有三类:一是远古时代的遗址遗存。如神农播谷与羊头山、舜王躬耕与历山、成汤祷雨与桑林等。二是木结构古建筑。如青莲寺、开化寺、府城玉皇庙等宋金元木质结构建筑50余座,素有“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三是沁河古堡古村落。明清时期,沁河两岸修建古堡达54处,保存完好的有8座。这些古堡古村落不仅较好地保存了传统建筑的非凡技艺,而且较好地保护了沁河两岸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存量也很丰富。据统计,全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4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省级53项,市级70项,遍及传统戏曲、技艺、曲艺、民俗等十大门类;代表传承人国家级9名,省级62名,市级103名;省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此外,我市红色文化资源星罗棋布。全市革命遗址308处,其中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级5个,市级12个;革命遗址已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6个,市级17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4个,县级17个。
    晋城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自然风光绮丽多彩,现有国家自然保护区两个、省级森林公园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四个。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最具代表性的资源概括起来有太行山水(王莽岭、蟒河、历山等)、神话故乡(炎帝、舜帝、汤帝遗迹遗址等)、围棋源地(黑白黄三种颜色天然棋石)、古建瑰宝(木结构古建筑、“古代彩塑”等)、明清古堡(沁河流域古堡、古村落)、古战遗址(长平古战场、碗子城等)、当代创举(锡崖沟、丹河特大石拱桥等)。除此之外,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人文古迹在晋城也随处可见,影响最深最广的有茶路古道(所有古道,都保留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冶炼文化(“阳阿古剑”的传说,“九头十八匠”的形成,标志着冶炼规模宏大,技艺精湛,明满九州,远销海外)、程颢书院(程颢作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曾在晋城任县令三年。期间,他在泽州境内建设乡学72所,社学数十处,使晋城文风大振,科甲鼎盛)。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支柱型产业来培育。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项目建设,产业环境稳步向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科学规划,全力构建保障机制
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晋城市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措施》《晋城市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晋城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5)》《晋城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措施,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全面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完成市、县两级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工作,推进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企业投资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引入高科技创意研发文化旅游产品。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将2017年确立为全域旅游启动年,召开高规格的全域旅游启动大会,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区域协调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夯实基础,努力提升发展实力
    强化园区建设,打造发展高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孵化功能和带动作用。建成文化产业园区4家(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区、珏山文化产业园、吉利尔潞绸文化产业园、司徒小镇农业休闲园)。正在建设的园区有4家(金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娲皇文化旅游生态创意园、李寨戏曲文化生态园和大阳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立完善文化企业项目库,收集文化企业项目700余个。据统计,我市各类文化产业活动法人单位1087个,其中,规模以上单位24个,分别是制造业3个,批发和零售业6个,服务业15个;规模以下单位1063个,分别是制造业68个,批发和零售业79个,服务业916个。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增加值19.51亿元。
    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标准化建设。“十二五”期间,共建成A级景区旅游公路336公里,启动了总长500公里的太行屋脊全域旅游大通道以及天下公园生态观光走廊建设,完成了全市8家4A级以上景区旅游咨询服务点建设,新建改建旅游停车场67座、旅游厕所200余座,累计建设公路旅游标识标牌1000余块。建成特色旅游乡镇4个,特色旅游村18个,特色乡村旅游客栈41个。目前,全市共有A级景区20处,星级饭店18家,旅行社45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约3.6万人,带动间接从业人员约18万人。开发旅游的乡村共有112个,农家餐馆898家,农家宾馆973家,床位20000余支,旅游商品经营店659家。2017年1-8月份,全市商业住宿设施累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8588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33.34万美元;累计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002.4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4.33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74.66亿元。
    (三)精心策划,积极推动产业发展
一是注重挖掘地域文化,着力构建晋城特色的文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了动漫、潞绸丝麻、古堡、新兴铸造、陶瓷、太行山水等六大业态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格局。二是精心策划,积极打造具有晋城特色的文化品牌。连续举办四届太行山文化旅游节活动,以“一周”(文化艺术周)、一节(围棋文化节)、一月(旅游文化月)、一会(经贸洽谈会)为主要内容,集中打造“太行山”文化品牌。三是注重文化传承,积极发展具有晋城特色的文化传统项目。全市62个非遗传承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大部分已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文化项目,有的保护单位已成为省内外知名企业。这些非遗项目有琉璃烧制技艺、珐华陶瓷制作技艺、高平绣活、潞绸织造技艺、黑陶烧制技艺、布贴画等。特别是我市传统技艺研究所开发出的漆器、银器、铁器、珐华、彩陶瓷、手工玻璃器皿、伏姜等产品,在我省第三届文博会上获得好评。
    依托现有旅游资源,以突出特色、开发精品为原则,我市初步形成了以皇城相府文化生态旅游区为代表的沁河流域古堡人文景观群、以王莽岭景区为代表的自然山水风光景观群、以炎帝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始祖文化旅游区以及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宣传与营销,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各类展会、国内外交易会广泛推介晋城文化旅游。积极开拓客源市场,举办市域外多场专场文化旅游推介会,参与“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展示晋城形象,推介文化旅游产品。泽州县连续两年开展“秋风古韵·畅游泽州”文化旅游节。高平市连续举办“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阳城县持续举办“悠然阳城”系列文化旅游节。陵川县持续举办休闲避暑节、金秋红叶节。沁水县成功举办赵树理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通过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展示了晋城形象,提升了晋城知名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旅游产业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统筹规划不足,发展理念滞后。一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特色性、前瞻性和创新性不突出。与城乡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专业规划缺乏有机衔接,未形成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的一体化战略规划模式。制约了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的引进和培育。二是体制机制运行不畅。文化及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部分文化企业没有进入文化产业统计范围,产业发展底数不清。户外广告、婚庆、艺术培训等行业监管主体不明。各县(市、区)虽然都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但由于缺乏有效协调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改革强化效应还未显现。三是改革创新力度不强。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思想观念落后,市场主体地位不够明确,缺乏市场竞争力。部分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不能实现有效分离,景区之间未形成有效对接,还存在资源整合困难,互相牵制掣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景区整体效益的发挥。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强。一是总体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引领。虽然我市文化旅游企业单位数量在逐步增长,但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数仅有24个,文化旅游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小、弱、散”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主要集中在文化服务业。2016年,服务业法人单位占全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85.65%。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比过小,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产业要素发展不完善,与其他产业融合不够。旅游产品种类较少、层次偏低。“游”的项目单一,“购”的产品缺乏特色,“娱”的项目匮乏,景区景点内容单调,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含量明显不足。游客在我市停留时间短,消费少,多数景区的收入主要来自门票。三是经济总量占全市GDP比重仍然偏小。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比重为1.88%,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旅游企业平均主营业收入1762万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虽然旅游总收入逐年上涨,但对财税贡献不大。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非常有限。
    (三)产业品牌不多,产品营销力度不够。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处中原经济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但本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整理发掘和有效的开发利用。加之文化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等新业态的融合不够,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缓慢,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难以提高。产品的文化创新和创意不足,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塑造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力不大。产品宣传形式内容不够丰富全面,对市场的开拓各自为政,没有打好营销“组合拳”。节庆活动期间“热火朝天”,结束之后“冷锅冷灶”,未能形成市场运作的持续性和延续性。
    (四)人才相对匮乏,创新发展受到制约。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现代高层次管理、策划、创新及各类服务人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一大批懂策划、能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人才。目前,我市文化旅游企业中经营人才特别是高端复合型经营人才匮乏。二是创意设计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由于发展大环境、企业吸引力、产业链不配套等因素制约,动漫游戏、广告创意、大型演艺等亟需的文化创意人才数量少,难以引进,尚未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三是文化旅游产业研究人才不足。政府、企业、社会都缺乏文化旅游产业研究人才。各类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这些都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几点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新时代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动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充分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紧密结合晋城实际,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规划。要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组织领导,尽快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协调相关部门,明确职责范围,摸清文化旅游产业现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建立统筹协调、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良性管理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在文化旅游产业投资、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要高标准高起点统筹规划文化旅游产业,强化与其他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切实增强规划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强文化旅游规划实施管理。要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实行“1+N”旅游综合管理新机制。 要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建设快速旅游交通网络,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游得快捷方便”,真正实现区域旅游无障碍。要推进旅游集散体系建设,完善市、县、景区三级旅游集散网络,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引导、推介和咨询服务。要完善全市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加快自驾游营地、停车场建设步伐,满足自助游、自驾游等游客需求。要科学合理地制定鼓励奖励办法,充分调动文化旅游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二)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要积极培育一批效益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旅游企业,要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尽快成立广电新闻出版集团、影视传媒集团、演艺集团、旅游集团,打造一批文化旅游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要大力培育、引导、扶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要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企业创新生产经营机制,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路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建立健全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要注重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调结构、扩消费、增就业、可持续的独特优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业、工业、科技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渗透,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培育新型文化旅游业态,提升文化旅游创意水平和创新价值,增加产品附加值,带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三)培育产业品牌,加强产品营销。要深入发掘本地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项目,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发挥项目引领和品牌辐射作用,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繁荣发展。要围绕我省全面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新品牌定位,深入挖掘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内涵,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错位互补,完善文化旅游大产业格局。要通过对资源重新整合,在各个空间板块上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或产业集群,打破 “一枝独秀”的产业格局,在不同区域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吸引物和服务业态。要将娱乐演艺妙融入旅游目的地,大力开发文化标志性旅游纪念品,借力旅游市场,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强化宣传营销整体意识,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广泛运用网络、微博、微电影、动漫等新兴媒体,开展创新型多样化的文化旅游产品营销活动。要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各类资金投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和文化旅游产品研究开发,大力实施自然景观精品、文化旅游名品、休闲度假新品的开发策略。积极培育互动性、娱乐性较强的文化旅游新业态,着力提升文化旅游品质,促进文化旅游产品提档升级,全方位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切实增加文化旅游产业整体收入。
    (四)注重人才培养,增强文化软实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人才。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鼓励具有产业优势的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文化旅游专业人才。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高端人才利用机制,成立专业水平高、构成范围广的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借用省内外高智力资源,为政府决策及时提供科学依据。要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要完善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对晋城文化旅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者以及重大文化成果进行奖励。要建立文化旅游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成立文化旅游人才评价专家委员会,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打印此页】【收藏此页】 

主办单位:晋城市人大常委会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办公大楼2层  电话:(0356)-2023011  Email:rd_zr@jconline.cn
Copyright © 2001-2012 rd.jc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50010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