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城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试点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以高平为先行试点,形成经验向全市推广。目前,市县两级“一枚印章管审批”已全面实现,改革试点成效初显。
一、凝聚共识,为改革全面启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现实倒逼和宏观大势牵引的双重作用之下,晋城市委市政府谋求层面更高、影响更深远的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一是革弊端,出硬招。审视晋城政务服务状况,存在“两集中两到位”落实不力、集中度低、体外循环、忙闲不均、行政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体制弊端。对此,2018年7月,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两集中、两到位”大督查活动,最终将50个单位、1231项政务服务类事项全部集中到政务大厅办理,除19项不适合大厅办理的事项外,实现了全部集中,集中度达到98.7%。二是内总结,外借鉴。2018年,高平市先行试点,大胆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新模式。晋城以高平试点为切入,深度剖析总结高平试点改革情况,先后派出考察组分赴13省38市改革先进地区学习取经,考察了多种典型政务改革模式。三是凝共识,聚合力。总结高平经验,吸取外地精华,整改自身不足,经过反复论证、比较借鉴,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初步确定全市域推广“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南北优势,结合晋城实际,逐步围绕投资项目线、市场准入线、社会民生片,形成“两线一片适度集中、综合受理集成审批”的总体思路。
二、笃行务实,为改革深入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市委市政府不忘初心拼搏,戮力同心奋进,改革的合力不断增强。从梳理事项、建立机构、酝酿体制、探微机制、建章立制几方面入手,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党政齐抓、高位推进。一是踏准节点,改革搭上快车。2018年12月,晋城市抓住地方党政机构改革契机,理顺体制机制,完成试点报批。市委书记、市长齐上阵,成立了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以函调的方式先期从各部门抽调21名业务骨干,由分管副市长挂帅,组成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筹备组。二是挂图作战,基础扎实牢固。改革试点工作细分为15个阶段步骤,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攻坚改革。借党政机构改革的大势,同步完成职能划转、机构组建、班子配备、人员转隶等工作。2019年2月1日,晋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三是齐心协力,衔接平稳顺畅。深入对接理事项、敲定三定划边界,探索形成了“1个清单、7项制度、29份备忘录”一套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成果的基础上,2019年4月28日,晋城市审管衔接备忘录签署暨集中审批印章启用仪式举行,45枚审批印章被永久封存,“一枚印章管审批”时代开启。同时,六县(市、区)也紧跟市里步伐稳步推进,各县(市、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先后挂牌运行。
三、蛹破嬗变,为改革完善提升进行细密地实践探索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牢记使命,主动作为,在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以及省相关厅、局的大力支持下,革繁苛之弊、行简政之道、固制度之本、开便利之门。一是通过“减”“优”“造”“破”,集中审批体制的天然优势迸发,成效明显,行政审批窗口由48个整合瘦身为12个;审批人员由500余人精简至110余人。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14015件、办结13832件、组织现场勘验387次、评审87次。晋城集中审批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审批方式由“碎片化”向“集成化”转变;审批流程由“差异化”向“标准化”转变;审批理念由“严审批”的权力思维向“尽快办”的服务思维转变;“放管服效”政策由“落地慢”向“见效快”转变;群众办事由“多门跑”向“进一门”转变。二是实行了三个保障机制。领导坐班制。书记月研究、市长周调研、副市长坐班,或听取汇报,或专题研究,或现场办公,协调解决运行中出现的系列问题。部门会商制。及时解决了一些因审管分离出现的专网平台对接、证照获取、政府投资项目等问题。同时,在集中审批优势下,使得审管衔接更为顺畅。开门审批制。召开了房地产、医药、生态环境等行业企业和中介机构代表座谈会,充分倾听企业诉求和心声,邀请企业人员到窗口一线体验审批,以此倒逼审批方式方法的改进。
服务无止境,改革在路上。标准化是信息化建立的基础,信息化是综合受理的技术支撑。下一步晋城将加快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实现审批事项、场所设施、服务行为的标准化建设;加快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审批局所有事项、全市许可事项、政务大厅所有事项综合受理,全力打造具有晋城特色的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一章审批的“晋快办”品牌,为全省深化政务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晋城样板”,立争跻身全国改革“第一方阵”。
(供稿: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编校:改革督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