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7日在晋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晋城市财政局局长 郭治琛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2012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基调,深化财政改革,服务科学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预算收支任务。
(一)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82.9亿元,为预算的105%,比2011年(下同)增长22.1%,其中市本级29.4亿元,县级53.5亿元。各县(市、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规模排序:泽州县12.5亿元、高平市11.9亿元、沁水县9.1亿元、阳城县8.8亿元、城区7亿元、开发区2.7亿元、陵川县1.5亿元;按增速排序:城区34.9%、开发区33.8%、沁水县25.2%、陵川县20.4%、高平市16%、泽州县15.2%、阳城县13.4%。
2012年支出预算,在年度执行过程中根据省财政厅追加专项指标及《预算法》有关规定作了相应变动:一是将省追加专项指标按照规定顺加到了有关科目;二是将办理省、市、县(市、区)财政结算事项所增加财力按规定作了相应安排;三是市、县两级根据各自情况和省财政厅有关规定安排超收收入和调入资金,对年度预算做出了相应变动。全市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由106.6亿元变动为133.7亿元,全年执行129.7亿元,为变动预算的97%,增长14.5%,其中市本级33.1亿元,县级96.6亿元。各县(市、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按规模排序:高平市20.7亿元、泽州县20.2亿元、阳城县17.3亿元、沁水县14.1亿元、陵川县11亿元、城区11亿元、开发区2.3亿元;按增速排序:城区25.8%、泽州县23.5%、沁水县21.9%、高平市16%、陵川县13.6%、阳城县12.9%、开发区-53.8%。开发区支出负增长主要是2011年将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3亿元用于保障房建设,2012年没有该项支出。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9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46.8亿元,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亿元,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亿元,调入资金2.3亿元,上年结余4.5亿元,可使用的收入总量138.9亿元。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9.7亿元,加上解上级支出0.5亿元,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亿元,援疆支出0.1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2亿元,调出资金0.2亿元,支出总计134.8亿元。收支相抵,公共财政预算滚存结余40508万元,其中净结余275万元,40233万元有专项用途资金结转下年使用。
在上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之外,2012年全市完成上划中央收入109.5亿元,增长13.6%;上划省级收入21.1亿元,增长20.6%;全市行政区域内组织财政总收入213.5亿元,增长17.4%,其中市本级49.1亿元,县级164.4亿元。各县(市、区)财政总收入按规模排序:高平市42.3亿元、泽州县37.5亿元、沁水县32.6亿元、阳城县30.4亿元、城区11.6亿元、开发区5.7亿元、陵川县4.3亿元;按增速排序:城区37.7%、开发区30.3%、沁水县25.2%、阳城县19.9%、陵川县18%、高平市16.1%、泽州县9.8%。
201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增速超出省考核目标1.4个百分点,总收入规模排名由上年的全省第5位前移至第4位,增速排名由上年的全省第8位前移至第7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超出省考核目标6个百分点。支出方面,我市以民生为主导的现代财政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共财政预算市县两级财力中用于教育支出同比增长33.2%、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34.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0.3%、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7倍、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8.7%,上述几项加上文化体育传媒、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和节能环保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或密切相关的支出总计78.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市县两级财力支出的70.8%,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增长24.2%,高出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幅9.7个百分点。
(二)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4亿元,为预算的 108.5%,增长26%。加上级补助收入46.8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亿元,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亿元,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亿元,调入资金1.3亿元,上年结余1.9亿元,可使用的收入总量82.8亿元。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1亿元,为变动预算的94.4%,增长14.9%。加上解上级支出0.5亿元,补助下级支出43.6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2亿元,调出资金0.1亿元,支出总计80.8亿元。收支相抵,公共财政预算滚存结余19743万元,其中净结余205万元,19538万元有专项用途资金结转下年使用。
1.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及超收使用情况
市本级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为:增值税46656万元,完成预算的81.1%。营业税3507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7%。企业所得税78908万元,完成预算的102.1%。个人所得税9972万元,完成预算的92.8%。其他税收31012万元,完成预算的94.4%。非税收入92682万元,完成预算的159.7%。
市本级超收收入23055万元,按照省财政厅有关文件精神,全部用于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留待下年度安排使用,已向市人大财经委报告。
2.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12年市本级预算支出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为:
(1)教育支出63946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9.8%。支持了爱物学校、汇仟小学、市中等专业学校、凤城中学4所学校建设。支持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普通高中免学费教育。实施教育“双百工程”,为10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购置艺体器材,为100所学校配备饮水设施。支持全市32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购置仪器设备、图书、多媒体设备及改善学校附属生活设施。对39所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予以补助。支持了29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增拨100人以下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对边远山区乡村学校8200名在岗教师补助交通费及帮助改善生活条件。资助了543名困难大学生。 (2)科学技术支出7961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支持了19项国家及省科技计划配套项目、60项工业科技攻关计划及火炬计划项目、 81项农业技术攻关及星火计划项目、2项基础平台建设项目、42项社会发展类项目、44项成果示范推广类项目、16项食用菌产业链项目、25项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实施。 (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992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扶持了35个文化产业项目。支持各县(市、区)建设了15个百姓大舞台,对134个村进行文化惠民演出,对17个基层公共文化特色项目予以补助。支持了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文艺演出活动、农村体育活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五项文化建设和基层文化站建设。 (4)医疗卫生支出16381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9.8%。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00元增加到240元,医疗费用报销水平进一步提高。支持未参保的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启动实施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救助困难群众12.7万人。支持实施了市县两级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健康工程。支持了贫困偏远山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319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将我市60岁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上调为65元。支持做实企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标准提高到1827元。支持城市低保每人每月提高90元,农村低保每人每月提高22元,并为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中秋”、“国庆”两节一次性生活补贴500元。按人均600元标准建立了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市650名孤儿生活费实现了社会化发放。 (6)住房保障支出6258万元,为变动预算的37%。未完成预算主要原因是公租房未开工建设,不具备支付条件,1亿元计划用于该项目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结转下年使用。 (7)节能环保支出26060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4.9%。支持了全市20个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和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推广项目建设。加快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完成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38.5万平方米。支持了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噪声、水质监测设备采购和监察标准化建设。支持了泽州县巴公镇13个行政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 (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7758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支持了城市道路、综合管沟、桥涵、人行道、路沿石、路灯等市政设施维护,排水清淤和污水处理,市区公园、街心花园、游园及道路两侧2万余亩绿地日常养护,区域性规划和城市规划编制、泽州路和凤台街风貌特色提升设计,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实施。 (9)农林水事务支出13278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5.4%。扶持了175个贫困村发展种植养殖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新建5000亩日光温室大棚和5000亩春秋大棚进行奖补。扶持178个专业村“一村一品”产业项目发展。对16个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技术推广项目进行奖补。对19个加工龙头企业及11个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进行贷款贴息。对798户畜牧养殖户和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扶持。对300个生态园林村建设项目进行奖补。扶持3万亩干果经济林建设。对新发展的10万亩连翘经济林建设和2000亩连翘育苗进行了补助。 (10)交通运输支出9416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对城市公交、出租车、农村客运等公益性行业给予油价补贴。支持了农村公路养护。 (11)公共安全支出32213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落实国家政法经费保障政策,保障政法机关正常运转,支持政法部门装备配置、提升执法办案水平。支持武警部队和消防部队建设,购置隧道排烟照明车、消防水罐车以及反恐、救援装备等。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27.9亿元,完成预算的124.6%,比上年下降28.6%。加上级补助收入1.8亿元、上年结转28.5亿元、调入资金0.1亿元,可使用的收入总量58.3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37.6亿元,为预算的73.7%,比上年增长10.7%,加上解上级支出0.5亿元、调出资金2.2亿元,支出总计40.3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18亿元。
2012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2.7亿元,完成预算的113.5 %,比上年下降52.2%。加上级补助收入1.8亿元、上年结转19亿元、下级上解收入0.1亿元,可使用的基金收入总量33.6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20.7亿元,为预算的68.2%,比上年增长23.7%,加上解上级支出0.5亿元、补助下级支出3亿元、调出资金1.2亿元,支出总计25.4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8.2亿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8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中:利润收入200万元,股利、股息收入4600万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545万元。其中:科学技术支出1000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74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800万元。调入公共预算1000万元。当年结余255万元。
2012年各县(市、区)未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算执行中沁水县组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000万元,支出1000万元,当年结余3000万元。
(五)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4.8亿元,完成预算的131.2%。加上年滚存结余65.5亿元,收入总计110.3亿元。2012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24.8亿元,完成预算的114.9%。收支相抵,滚存结余85.5亿元。
2012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7.1亿元,完成预算的141.2%。加上年滚存结余44.3亿元,收入总计71.4亿元。2012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3.3亿元,完成预算的122%。收支相抵,滚存结余58.1亿元。
(六)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及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按照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有关决议,以及市人大财经委的审查意见,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两个坚定不移”,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稳步推进财政改革,着力提升资金绩效,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努力打造以民生为主导的现代财政。
1.积极推进财政改革。一是创新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方式。对非资源类县域主导产业6000万元专项资金、33项科技项目资金、10项文化项目资金和节能项目资金实行了竞争性分配,积极探索推动政府性扶持资金科学、高效分配的新办法。二是调整规范市县财政体制。建立新的增收奖励机制,加大对各县(市、区)财力转移力度,鼓励多收多得,调动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做强做大县域经济。对城区、开发区实行“属地入库、比例分享”的财政收入征收分成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财政体制政策统一、规范,打破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政府间收入办法,创造了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等改革推进的发展环境。三是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出台“晋城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4项制度规定,选择城市亮化工程、村庄园林绿化等六个项目资金进行绩效评价,探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新途径。四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市县两级全面完成了会计集中核算转轨工作,将所有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扩大公务卡结算范围,将结算项目由8项扩大到13项,市级公务卡制度改革覆盖市本级所有预算单位,各县(市、区)全部启动公务卡制度改革,部分县(区)将改革沿至乡级。市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县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正在进行,全市国库收付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切实加强财政管理。面对经济下行,我市主导产业煤炭价格下跌以及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的收入严峻形势,各级财税部门狠抓收入征管,国税部门紧盯亚美大宁外方股权转让,经多方努力争取国家税务总局协调,一次性征收非居民股权转让企业所得税4.03亿元。地税部门积极探索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的新途径,组织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6%。财政部门加强非税收入征收及检查力度,非税收入比上年增长35.2%,经过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收入预算任务。与此同时,按照新出台的《市级部门(单位)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加大清理预算单位历年滚存结余资金力度,共收回历年沉淀于部门(单位)的各类财政资金1亿元,及时组织清理当年预算安排因各种原因未能执行的预算资金,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结转比上年减少4000万元,政府性基金结转比上年减少10.4亿元。规范政府采购工作,全年完成政府采购预算13.5亿元,实际采购额12.1亿元,节资率10.1%。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全年评审项目334个,评审资金26.6亿元,审定投资23.7亿元,审减率达到10.6%。
3.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积极探索财政服务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对各类扶持经济发展资金效果进行评估,开展市级财政借出款项清理,暂停或整合了一批风险资金、结余资金、闲置资金以及使用率低的资金,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相关使用监督机制。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市级安排基本建设投资9.8亿元,是上年的1.5倍。在支持农业方面,安排生产性支农资金2.7亿元,同比增长33.4%。在支持工业方面,安排1.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节能技改和产业转型。在支持科技项目方面,安排资金3900万元支持289项科技项目。在支持招商引资方面,安排2281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四个千亿”项目对接、233项重点工程和100项工业转型项目建设。在支持服务业方面,安排1434万元支持服务业限上企业和商贸物流业项目建设。在支持创业方面,安排3868万元,重点支持创业人才项目孵化基地建设、创业库建设、创业培训、创业贷款等工作。在扶持社团组织方面,通过申报、审核、公示等程序,下达扶持资金340万元,对62个符合条件的社团组织进行了政府资助。在融资担保方面,市级担保公司常规性融资担保5.7亿元,政策性贷款担保1732万元。在争取上级资金方面,加强了与省直部门沟通联系,及时了解资金补助的最新动态,足额安排项目前期费用,对争取到补助资金的项目,优先落实配套资金。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受宏观政策调控、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传统税源增长乏力,新的财税增长点还不够明显,财政持续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农业、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等政策性支出和重点项目增支压力较大,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对策措施,逐步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
(一)2013年财政工作指导思想和预算安排基本原则
根据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结合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当前经济财政形势,综合确定2013年我市财政工作及预算安排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主题主线,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市委“一争三快两率先”战略要求,继续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政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贯彻以上指导思想,在预算编制中我们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统筹兼顾”原则,确保“五位一体”建设协调推进。二是坚持“保运转”原则,优先安排个人部分支出,确保日常运转。三是坚持“保民生”原则,确保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和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民生事业的支出。四是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确保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兑现,确保省市重点工程建设。五是坚持“转方式”原则,发挥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非资源类产业创新、以及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六是坚持“深化改革”原则,大力支持各项改革,确保财政体制等改革顺利进行。七是坚持“过紧日子”原则,从严控制一般性行政经费支出,倡导节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八是坚持“绩效优先”原则,更加注重存量调整和效率优先,把精细管理和绩效考评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
(二)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根据以上原则,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94.5 亿元,比上年增长14%,加税收返还和一般转移支付收入,减去上解上级支出、援疆支出、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调出资金,全市当年留成财力为112.4亿元,比2012年预算增长16.2%。加上年滚存结余、上级预分配专项转移支付以及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2013年全市安排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6.3亿元,增长18.5%。全市安排财政总收入243.5亿元,增长14%。
2013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33.5亿元,比上年增长 14%,加税收返还、一般转移支付收入和县级上解收入,减去援疆支出、地方债券还本支出,市本级当年留成财力为35.2亿元,比2012年预算增长12.5%;加上级预分配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上年滚存结余以及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等,市本级安排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2.3亿元,增长20.4%。
1.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安排情况
增值税53546万元,增长14.8 %。营业税67137万元,增长91.4 %。企业所得税88148万元,增长11.7 %。个人所得税11406 万元,增长14.4%。其他税收21819万元,下降29.6%。非税收入 93402万元,增长1%。我市新的财政体制从2013年开始执行,受体制调整引起的收入上下划影响,部分税种收入增减幅度较大。
2.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安排情况
(1)教育支出62646万元,比上年预算(下同)增长11.4% 。保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绩效。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及教育“双百工程”实施。支持普通高中、中职免学费教育。对中职教育学生实施免住宿费及发放高中职助学金。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支持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支持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和农村学校附设幼儿园,支持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50所。继续支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偏远山区教师发放交通及生活补助,为100人以下的学校补助公用经费。 (2)科学技术支出9279万元,增长13.9%。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平台建设,资助申请专利,支持科技创新、工业攻关、科技惠农、科技园区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087万元,增长17%。深入推进文化馆、艺术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电视新闻直播高清演播厅建设和600平米演播厅改造项目,进一步提升我市新闻媒体传播能力。支持图书馆图书及设备购置,文化产业发展,市级文化艺术演出单位改革,重点文物保护及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4)医疗卫生支出23640万元,增长25.8%。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加强对特殊困难人员的医疗救助。帮助解决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重点优抚对象、离休干部和困难企业军转干医疗保障问题。支持艾滋病防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和农村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实施。将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每人每年25元提高到30元。支持市级医疗机构购置医疗设备和医用设备。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825万元,增长38.7%。按照10%左右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按照月人均30元和24元标准,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支持农村敬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和救灾物资储备。支持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康复和退役士兵安置培训等事业发展。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6)住房保障支出18002万元,增长346.4%。增长幅度较大原因主要是将上年结转的1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于公租房建设。 (7)节能环保支出14718万元,增长20.7%。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支持力度,创新综合治理机制,支持化工行业燃煤锅炉炉外脱硫设施、水泥及电力行业烟气脱硝设施、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等污染减排项目实施。支持高平河西镇、阳城演礼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支持城市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开展空气、水、噪声等污染监测、固体废物处理及标准化建设。 (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7923万元,增长14.2%。支持城镇化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市政设施维护、路灯节能改造、排水清淤、污水处理、绿地养护、区域性规划和城市规划编制等项目实施。 (9)农林水事务支出36704万元,增长16.1%。健全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稳定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规模。支持一村一品、设施蔬菜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蚕桑基地建设、粮食丰收工程、畜牧业规模化健康养殖、干果经济林、连翘基地项目实施。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末级渠系工程建设。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继续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推进农村环境改善,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支持扶贫解困及移民搬迁项目实施。 (10)交通运输支出4492万元,增长14%。支持公交车辆更新、出租车招呼站、城市客运管理、交通质检、路政管理、超限治理及农村公路养护等项目实施。 (11)公共安全支出37390万元,增长12.2%。主要用于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的正常运转、办案经费、装备配置、安防设施维护以及消防、武警部队装备购置、器材维护等支出。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13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1.5亿元,下降23.1%。加上年结转收入18亿元,可安排基金财力为39.5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和对应安排的原则,相应安排基金预算支出39.5亿元。
2013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1.9亿元,下降5.9%。加上年结转收入8.2亿元,安排基金预算支出20.1亿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2013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66200万元,其中:国有企业利润收入46500万元,国有控(参)股企业股利、股息收入19700万元。加上年结余3255万元,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9455万元。
2013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49000万元,其中:国有企业利润收入45000万元,国有控(参)股企业股利、股息收入4000万元。国有企业利润收入为我市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晋城有限公司、兰花集团公司、山煤国际能源集团晋城有限公司、晋城市国新能源运销公司等4个煤炭运销企业煤炭经销利润分成。加上年结余255万元,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9255万元。
(五)社保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13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安排46.4亿元,增长3.5%。2013年全市社保基金预算总支出安排28.4亿元,增长14.8%。2013年末社保基金滚存结余103.5亿元。
2013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安排28.8亿元,增长6.3%。2013年市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总支出安排16.4亿元,增长23%。2013年末社保基金滚存结余70.5亿元。
三、2013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一是要认真做好调整规范市与县(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放权强区,扩权强县,从财力分配上支持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动各县(市、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二是要抓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切实提高政府复式预算体系管理水平。三是要深化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和公务卡制度改革,覆盖到县、乡政府及所属预算单位。四是要支持深化综改试验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人才科技机制改革和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等其他改革。五是要进行财政资金分配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集中财力重点保障民生改善、城镇化建设、“三农”工作和招商引资等事关晋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要事。
(二)全力支持经济转型。一是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好结构性减税和其他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二是要支持扩大内需。支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消费惠民政策措施,促进消费能力提升。支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三是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扩大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性担保业务规模,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成本高、融资难的问题。四是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体系的引导调节作用,推动焦化、冶铸、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通过总量控制、产能置换、上大关小、淘汰落后等方式,加快整合重组进程。推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五是要支持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保障科技重大专项顺利实施,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切实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六是要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财政奖补、税费调节、政府采购等财税政策功能,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节能工作,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循环发展,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支持地质灾害治理、矿山环境治理及土地治理。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并提高补偿标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七是要支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财政促进城镇化政策措施的探索研究,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加快城镇化步伐结合起来,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支持城乡一体化与促进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选好财政支点,努力激发城镇化带动内需扩大的潜力。
(三)努力建设民生财政。重点对全民社保、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基础教育、文化体育、扶贫解困、公共安全、社会关爱、环境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民生工程,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以民生事业发展促社会转型,以社会转型促经济转型;要围绕民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的科学性,确保财政增量优先向民生倾斜,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民生财政”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解决新阶段的返贫问题,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缩小城乡差距,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中缩小群体收入差距;要健全政策公开机制,结合预算公开,形成政府主导、财政负责的多层次民生支出公开机制,完善民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民生支出透明度和民生投入效益。
(四)不断强化财政管理。一是要严格预算编制。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和我市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一系列政策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加强会议费、差旅费和车辆管理,严格控制修建装修办公楼等楼堂馆所,进一步清理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二是要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全力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强化各部门(单位)的预算支出主体责任,定期对各部门(单位)支出执行情况进行通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上报支出计划,及时下达本级支出和对下转移支付资金,切实提高支付执行效率。探索建立预算安排与支出进度挂钩机制,对支出进度快,使用绩效好的部门,在预算资金安排上给与倾斜;对支出进度慢,使用绩效差的部门,压缩经费安排规模。三是深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三公”经费公开的要求,主动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总预算、总决算。大力推进县、乡财政专项支出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和“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各部门要承担好本部门预决算公开的主体责任,按要求主动公开本部门预决算。认真落实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制度,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四是建立绩效评价机制。严格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要求做好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对重点项目和关系民生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将资金安排与评价结果相挂钩。充分利用财政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管理,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财政行为。
(五)大力推进“三项建设”。进一步加强财政基层基础建设,强基固本,提升基层财政管理水平。扎实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快健全完善财政业务管理系统和财政数据分析系统等财政核心应用系统,建立完整准确的财政数据库;加快县乡财政信息化建设,推动县、乡级财政信息化建设完成既定目标。继续强化财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把“平等的意识、民主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务实的作风”融入规章制度和工作实践,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勤政廉政善政建设,大力营造遵章守纪、奋发向上、崇尚服务、清正廉洁、依法理财的氛围。
2013年,我们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确保圆满完成预算,为促进晋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