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山西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继续得到有效改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迈出重要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6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3.0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3394.7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1988.5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57.4亿元,增长9.1%;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76.4亿元,增长10.8%;房地产业增加值133.4亿元,增长6.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835元,按2007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2213美元。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5%、59.6%和34.9%。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4%,提高2.1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3%。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0%。房屋销售价格上涨4.2%,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4.6%,二手住宅价格上涨5.6%。
年末全省就业人员1595.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512.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40万人)的112.5%。下岗再就业人数达到19.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5.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4%,控制在了4%的目标范围之内。
二、农业
全年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385.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8万公顷,增长0.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17.3万公顷,增长1.6%;油料种植面积22.0万公顷,减少2.5%;棉花种植面积10.4万公顷,减少4.7%。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31.5万公顷,增长7.3%;小麦种植面积71.2万公顷,减少2.9%。
全年粮食总产量1037.1万吨,比上年减产3.4%,为我省历史上的第5个高产年。其中,玉米670.4万吨,增产3.5%;小麦220.2万吨,减产12.9%。
表1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其中:夏粮 秋粮 油 料 棉 花 甜 菜 蔬 菜 水 果 | 1037.1 222.3 814.8 18.0 11.5 21.1 909.4 279.3 | | -3.4 -13.0 -0.4 -6.4 -2.3 107.8 3.5 2.5 | |
| | | | |
全年全省肉类总产量58.1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猪肉增长7.1%,牛肉增长3.6%,羊肉增长3.8%。水产品产量4.5万吨,增长4.1%。完成造林合格面积29.2万公顷,减少1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0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0%;产品销售率98.04%。
表2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 增加值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 其中:轻工业 重工业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其中:私营企业 | 2682.0 137.3 2544.8 1423.5 146.0 1896.0 138.8 409.6 | 21.0 15.3 21.3 19.5 18.5 22.4 26.6 22.4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9.5%(全社会产量6.3亿吨,增长8.4%),洗煤增长17.7%,焦炭增长13.4%,生铁增长13.4%,粗钢增长28.2%,钢材增长25.1%,原铝增长41.6%,氧化铝增长19.3%,发电量增长15.1%。
表3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
原 煤 洗 煤 白 酒 软饮料 液体乳 纱 布 丝 机制纸及纸板 焦 炭 其中:机焦 硫酸(折100%) 化肥(折100%) 合成洗涤剂 化学纤维 水 泥 平板玻璃 生 铁 粗 钢 钢 材 原 铝 氧化铝 卷 烟 发电量 | 万吨 万吨 千升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米 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吨 万吨 万重量箱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亿支 亿千瓦小时 | 57057 30445 90987 34.8 47.7 8.5 18681 61 33.6 9723 9443 59.7 367 15.4 43522 2263 972 3427 2503 2093 105.8 306 140 1735 | | 9.5 17.7 4.6 25.4 66.6 -19.7 -26.4 -25.5 -7.4 13.4 13.6 -3.8 21.6 -7.7 63.1 4.2 19.4 13.4 28.2 25.1 41.6 19.3 7.7 15.1 | |
| | | | | |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7825.4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369.1亿元,增长39.1%,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256.2亿元、1039.3亿元、2336.9亿元和736.7亿元,分别增长31.6%、46.4%、50.9%和22.0%;四大新兴产业中,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材料工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60.4亿元、556.5亿元和395.5亿元,分别增长38.6%、23.3%和27.7%。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126.5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实现利润536.0亿元,增长44.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11.5亿元,增长31.2%。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32.0亿元,下降18.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14.2亿元,下降 3.8%。
表4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 利润总额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其中:私营企业 | 536.0 311.5 26.9 350.8 43.7 53.5 | | 44.4 31.2 7.1 43.7 59.4 96.8 | |
| | | | |
全年全省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8亿元,增长13.0%;上缴税金31.7亿元,增长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27.2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分城乡看,城镇投资2665.9亿元,增长25.7%;农村投资261.2亿元,增长30.6%。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8.2亿元,比上年增长36.4%;第二产业投资1544.9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投资1072.8亿元,增长33.9%。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506.5亿元,增长13.7%。
表5 2007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行 业 | 投资额 | 比上年增长% |
总 计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 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2665.9 48.2 379.4 734.9 421.4 9.2 290.3 48.1 42.3 22.3 0.3 369.8 2.0 2.5 181.6 3.0 43.5 9.4 13.6 44.0 | | 25.7 36.4 18.0 14.5 33.8 44.3 20.2 19.5 19.2 46.2 -49.7 49.4 14.6 -50.2 58.2 140.2 5.6 -6.0 -1.1 34.1 | | |
| | | | | |
房地产开发投资25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商品住宅投资190.3亿元,增长22.1%,其中经济适用住房投资28.0亿元,增长35.8%。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3741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7.5%;新增固定资产1541.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7.8%。
表6 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发电机组容量 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 高速公路 焦 炭 粗 钢 生 铁 热轧钢材 水 泥 | 万千瓦 公里 公里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 410 1847 137 1330 540 430 520 290 |
五、能源
全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5.4亿吨,比上年增长8.4%;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3.0亿吨,增长10.1%。
全年全省向省外运输煤炭5.4亿吨,比上年增长15.0%,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的比重为85.1%;输送电力462.6亿千瓦小时,增长7.0%,外输电量占发电量的比重为26.3%;向省外运输焦炭6984.0万吨,增长11.1%,外运焦炭占焦炭产量的比重为70.6%。
城镇投资中,能源工业投资完成861.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煤炭工业投资363.4亿元,增长18.9%;焦炭工业投资89.3亿元,增长19.9%;电力工业投资385.9亿元,增长29.9%。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48.1亿元,增长19.0%;县消费品零售额352.1亿元,增长18.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13.9亿元,增长17.5%。
表7 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分地域:市 县 县以下 分行业:批发业 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其他 | 1914.1 1248.1 352.1 313.9 241.3 1370.7 242.4 59.6 | 18.6 19.0 18.2 17.5 18.0 18.3 23.5 10.5 |
表8 2007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汽车类 石油及制品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 通讯器材类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中西药品类 日用品类 家具类 食品、饮料、烟酒类 服装类 化妆品类 金银珠宝类 | 119.9 182.8 2.1 4.5 40.0 15.3 9.2 1.8 63.5 43.2 4.0 7.7 | 22.7 31.1 25.9 24.5 24.1 25.0 20.6 20.1 25.3 23.1 18.3 19.4 |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海关进出口总额11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6%。其中出口65.3亿美元,增长57.8%,进口50.4亿美元,增长102.5%。
表9 2007年海关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美元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其中: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其中: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其中:国有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进口额 其中: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其中: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其中:国有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出口大于进口 | 1157047 653296 467366 183701 106174 19328 356650 89881 503751 320529 162891 96523 19437 382128 58129 149545 | 74.6 57.8 36.1 161.5 19.7 0.3 83.4 34.6 102.5 70.5 284.7 10.1 28.2 131.3 28.3 -- |
全年出口煤炭505.6万吨,比上年下降7.0%,出口金额3.8亿美元,增长8.1%;出口焦炭872.8万吨,增长8.7%,出口金额17.8亿美元,增长57.7%;出口金属镁17.4万吨,增长7.6%,出口金额4.3亿美元,增长43.8%;出口机电产品10.6亿美元,增长19.7%;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9亿美元,增长0.3%。
全年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892.4万吨,比上年增长18.9%,进口金额8.1亿美元,增长64.5%;进口机电产品9.7亿美元,增长10.1%;进口高新技术产品1.9亿美元,增长28.3%。
全年与我省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90个,比上年增加16个。其中进出口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54个。
表10 2007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国家和地区 | 出口额 | 比上年增长% | 进口额 | 比上年增长% |
美 国 | 94488 | | 39.9 | | 28293 | | 193.5 |
日 本 | 83166 | | 73.2 | | 30944 | | 39.8 |
韩 国 | 69648 | | 44.2 | | 10858 | | 117.6 |
意大利 | 38946 | | 84.1 | | 4094 | | 114.4 |
印 度 | 38906 | | 172.9 | | 37275 | | 41.7 |
比利时 | 29407 | | 2.3 | | 572 | | 64.2 |
中国台湾 | 25935 | | 229.8 | | 12548 | | 157.7 |
荷 兰 | 23301 | | 29.5 | | 3520 | | 115.5 |
徳 国 | 7797 | | -1.6 | | 35079 | | 5.3 |
澳大利亚 | 6738 | | 43.7 | | 54525 | | 57.6 |
全年全省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52家,比上年增长1.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2.6亿美元,其中纳入商务部口径统计的为13.4亿美元,增长184.5%。
全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0%;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94万美元,下降37.3%。年末全省在外人数3945人,比上年末增长50.0%。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9.7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公路线路年末里程12.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93公里。
表11 2007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货物运输总量 | 万 吨 | 141727.4 | | 7.3 | |
其中:铁路 | 万 吨 | 59613.6 | | 11.5 | |
公路 | 万 吨 | 82084.0 | | 4.6 |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1613.5 | | 5.4 | |
其中:铁路 | 亿吨公里 | 1185.6 | | 5.2 | |
公路 | 亿吨公里 | 427.5 | | 6.1 | |
| | | | | | |
表12 2007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旅客运输总量 | 万 人 | 44270.3 | | 4.0 | |
其中:铁路 | 万 人 | 4181.8 | | 11.2 | |
公路 | 万 人 | 39632.0 | | 3.2 |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373.9 | | 1.9 | |
其中:铁路 | 亿人公里 | 122.5 | | 11.0 | |
公路 | 亿人公里 | 207.1 | | 9.2 | |
| | | | | | |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73.5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29.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9.2%,其中私人汽车121.4万辆,增长25.2%。本年新注册汽车22.6万辆,比上年增长15.7%。年末轿车保有量60.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9.7%,其中私人轿车45.9万辆,增长36.6%。
全年全省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0.6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7.2亿元,增长18.5%;电信业务总量413.4亿元,增长33.3%。新增局用交换机24.9万门,总容量达到687.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859.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61.5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97.5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30.7万户,年末达到1420.4万户。年末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279.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04.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67.2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5.3部/百人和41.9部/百人。全省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66.4万户,增长30.1%。
全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73.8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8529.3万人次,分别增长28.6%和13.5%;旅游外汇收入2.2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563.7亿元,旅游总收入581.6亿元,分别增长35.0%、35.9%和35.8%。
九、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1200.0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0.5%。一般预算收入597.6亿元,增长31.4%。其中,税收收入430.2亿元,增长30.3%,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五大税种共计完成税收371.9亿元,分别增长23.0%、27.7%、26.9%、60.4%和32.1%。
一般预算支出执行10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2.8%,教育支出增长30.0%,科学技术支出增长76.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4.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4.1%,环境保护支出增长36.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72.2%,城乡社区事务和公共安全支出分别增长36.9%和26.9%。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11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8%。各项贷款余额5514.2亿元,增长13.0%。人民币消费贷款156.9亿元,下降8.4%,其中个人住房贷款113.2亿元,增长6.1%。全年累计现金收入20950.5亿元,累计现金支出21144.2亿元,货币净投放193.7亿元。
表13 2007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 年末数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 10111.9 | | 16.8 | |
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 | 2685.9 | | 17.8 |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5462.2 | | 12.7 | |
其中:人民币 | 5422.4 | | 13.1 | |
各项贷款余额 | 5514.2 | | 13.0 | |
其中:短期贷款 | 2683.7 | | 16.2 | |
中长期贷款 | 2329.9 | | 13.2 | |
年末全省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1099.0亿元,增长18.0%。
全年山西辖区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10042.8亿元,比上年增长4.8倍。其中股票成交额8771.1亿元,增长4.8倍;基金成交额122.1亿元,增长1.3倍;债券成交额2.8亿元,下降81.7%。年末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94.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6.8%。
全年全省保费收入1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21.0亿元,增长27.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9.6亿元,增长12.9%;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9.8亿元,增长31.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2.5亿元,增长107.9%。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6.2亿元,增长380.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及给付2.9亿元,增长7.4%;财产险业务赔款23.4亿元,增长36.8%。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省高等院校达到75所。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6%。全省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9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6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结业的职工和农民分别为59.5万人次和113.0万人次。全年扫盲班结业1.1万人。
表14 2007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万人
指 标 | 招 生 | 在校生 | 毕业生 | |
|
研究生 | 0.64 | | 1.66 | | 0.41 | | |
普通高等教育 | 16.76 | | 48.45 | | 13.21 | | |
中等职业教育 | 25.45 | | 62.28 | | 16.56 | | |
普通高中 | 26.09 | | 77.08 | | 23.17 | | |
初 中 | 57.93 | | 187.55 | | 60.40 | | |
普通小学 | 53.54 | | 333.43 | | 57.96 | | |
特殊教育 | 0.14 | | 0.87 | | 0.06 | | |
学前教育 | 36.50 | | 62.81 | | 27.99 | | |
全年有165个项目列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获得国家资助2.8亿元。全年共取得34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年全省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3333件,比上年增长18.0%。全省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476份,成交金额8.6亿元。认定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15家。
全年全省16个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工贸总收入1606.0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区内生产总值445.0亿元,增长20.0%;税收收入41.0亿元,增长36.6%;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增长36.3%。
年末全省共有省、市、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82个,国家检测中心2个,省授权行业建立的检验所(站)35个,监督抽查了652家企业36类725种产品和商品。全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7个,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0万台件。全省有气象台站121个。全省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10个,省级地震台网中心1个。全年小震活动275次,最大震级3.5级。全年全省编制专题地图20幅。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9个,文化馆119个,博物馆86个。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10座,广播电视台107座。有线电视用户341.3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4.4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2.2%,电视人口覆盖率96.5%。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22个,馆藏图书8114.1千册。年末全省共有档案馆13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20.4万卷(件)。全省报纸出版21.1亿份,各类杂志出版199种、5448万册,各类图书出版1945种、11759.4万册。全年生产故事影片15部,生产电视剧18部458集。《喜耕田的故事》、《夜袭》、《江北好人》、《走西口》、《傅山进京》、《山村母亲》、《飞狐》等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涌现出来。在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一把酸枣》、《乔家大院》、《八路军》、《国家干部》等一批作品获奖,话剧《立秋》获特等奖,并获“文华大奖”。蒋韵的《心爱的树》、葛水平的《喊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电影《生死托付》获2007年度华表奖,晋剧《傅山进京》、京剧《走西口》获第十届中国戏剧优秀剧目奖。
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10036个,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148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0.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4.8万人。全省共有99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1831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87.5%。
全年我省运动员在国内重大比赛中获金牌23枚、银牌26枚、铜牌30枚。全省体育彩票销售额5.1亿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省总人口为3392.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3万人。全年全省出生人口38.2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31‰;死亡人口20.23万人,死亡率为5.98‰;自然增长率为5.33‰。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05。
表15 2007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指 标 | 年末数 | 比重(%) |
全省总人口 其中:城镇 乡村 其中:男性 女性 其中: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 3392.58 1493.75 1898.83 1735.34 1657.24 666.45 2477.30 248.83 | | 100.00 44.03 55.97 51.15 48.85 19.64 73.02 7.34 | |
| | | | |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65.0元,比上年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101.8元,增长13.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65.7元,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82.6元,增长19.1%。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998.9元,增长18.6%;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1337.5元,增长12.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32.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8.5%。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525元,增长17.6%。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06.3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60.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99.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229.1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86.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104.4万人。
全年全省共有89.9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3.0万人;共发放低保资金10.2亿元,增加2.1亿元。
年末全省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97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29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834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42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5.7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5.5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3760.7万元。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省实际建设占用耕地5473.3公顷。生态退耕1620.0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26.7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6266.7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853.3公顷。
全年全省水资源总量98.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0%;人均水资源289.6立方米,增长10.3%。全年平均降水量546.8毫米,增长14.4%。年末全省7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5.4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6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4.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1%。其中,工业用水增长5.5%,农业用水增长39.0%。年末全省农村饮水安全未达标人口824万人,当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00万人。
全年全省新增自然保护区1个,总数达到46个,其中国家级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13.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新增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个,总数达到11个。
全年全省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总计达到3362天,比上年增加655天,增长24.2%。
黄河、海河两流域山西段监测的103个断面的地表水环境,符合I-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16.5%;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21.4%;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62.1%。
年末全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61.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3.3%,提高3.3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5.3%,提高10.9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17317.4万平方米,增长13.4%,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5.1%,提高7.3个百分点。
全年全省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6.6亿元,比上年上升46.3%。全年农业直接经济损失86.3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286.6万公顷,上升32.7%。其中,绝收73.4万公顷,上升66.5%。全年发生森林火灾45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892.2公顷,下降48.0%。
全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702人,比上年下降11.5%。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748人,下降0.097%。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077起,造成3062人死亡、1.0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860万元,均比上年有所下降。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5.邮电业务总量完成额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6.馆藏图书计量单位历年均为“千册”。
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关数据将由有关部门进一步核实后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