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运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相对水平滞后,经济回升动力不足
2017年,晋城经济6.1%的增长率,来自于传统支柱产业煤炭行业“量价双升”和同期基数较低的双重影响。虽然全市经济增速有所加快,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晋城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快,未来晋城经济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短期来看,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同期基数先高后低等多重因素影响,2018年,晋城经济将呈现先低后高的态势,特别是一季度甚至于上半年都将会很困难;长期来看,我市经济仍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各项指标在全国、中原经济区、全省的排位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并存,经济增长的基础不够牢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增速指标相对落后。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低于全国(6.9%)0.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7.0%)0.9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8位,比2012年后退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低于全国(6.6%)1.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7.0%)1.5个百分点,排全省第8位,比2012年后退5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低于全国(7.2%)0.9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排全省第7位,比2012年后退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虽然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位,但仍低于全国(10.2%)2.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虽然较近几年有所加快,但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
二是总量指标位居下游。2017年上半年,我市生产总值总量在全省排第7位,在中原经济区30市排第27位;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省排第4位,在中原经济区排第2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省排第5位,在中原经济区排第2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排第8位,在中原经济区排第27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全省排第3位,在中原经济区排第19位;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在中原经济区各市的排位,分别较2012年后移7位、11位、5位,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后移1位。可以看出,我市经济总量虽然处于全省中游水平,但在中原经济区仍处于第三方阵靠后水平,且呈排位下滑趋势。
三是经济增长依然面临下行压力。一方面,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后劲不足: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1%,虽高于去年同期,但分别低于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4.1、2.7和2.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低于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9.6、6.4和3.6个百分点。全年经济走势整体呈现高开低走,逐步放缓的态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制约要素依然较多,下行压力加大:根据四季度景气调查数据显示,136户工业企业中,企业认为生产经营主要问题排前三位的依次为“资金紧张”占48.5%,“税费负担较重”占25.7%,“用工成本上升”占19.9%。资金、税费、人力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在当前环保治理高压态势下,停限产波及面较大,全市化工、冶铸、建材、制药等行业因环保治理停产、限产整顿的规模工业企业约60户,占到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的24.8%。虽然近期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上涨,企业效益有所提高,但仍无法扭转这些行业增速下行的态势。可以看出,我市经济整体上仍未实现“转型升级”,未来形势不容乐观。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并存
一是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非传统产业发展不充分。我市工业内部结构相对单一,长久以来“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2017年,全市煤炭行业增长5.1%,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62.4%,比2016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煤炭行业利润总额115.0亿元,增长了两倍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5.6%;煤炭行业利税总额223.7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6.0%。受煤炭行业的快速增长挤压,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占比分别比2016年下降1.9(13.2%-11.3%)和2.4(8.4%-6.0%)个百分点。全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目标是煤炭占比下降5.8个百分点,我市不降反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占比也分别低于目标值(13.8%、9.0%)2.5、3.0个百分点,全市新经济、新动能发展较慢,没有释放活力,转型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协同发展不充分。2017年,我市生产总值最高为城区,达268.1亿元,陵川仅为39.4亿元,相差5.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为泽州,达15.3亿元,陵川仅为1.5亿元,相差9.2倍。从城乡居民收入对比来看,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14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为12511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41。可以看出,我市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县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严重影响发展规模、质量和水平。
三是企业所有制构成不平衡,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2016年,按新口径核算,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4.1%,为全省最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8.2%)14.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最高的运城市(68.8%)34.7个百分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营经济能否得到长足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市经济转型的进程。
四是企业研发投入不平衡,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不充分。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研发投入的支撑。近年来,我市晋煤集团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显着提升:晋煤集团的《煤层气储层开发地质动态评价关键技术与探测装备》科技研究项目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关专家评价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煤炭行业最高科技奖项“2017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项目”的评选中,晋煤集团的科技研究项目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与此同时,我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由于受到创新意识不强、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和创新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明显不足,直接影响到了中小企业的长久发展。2016年,我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完成10.94亿元,其中晋煤集团一家即完成9.65亿元,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88.2%。
五是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平衡,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我市服务业目前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2017年,非营利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和金融业5个传统行业共完成增加值370.7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76.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不足。横向来看,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现代服务业,我市发展水平总体滞后,整体规模较小,附加值低,缺少能引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与省内及周边地市相比缺乏竞争力,抵御外来企业冲击和抗风险的能力不够。
三、宏观经济形势展望及对策建议
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加快,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经济稳健复苏,新兴经济体复苏加快。中国经济增长整体好于预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提升。山西经济增长步入合理区间,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发展新动能进一步集聚,实现了由“疲”转“兴”的改变。展望2018年,在全球金融环境趋于收紧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不会明显弱化,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全球经济有望在2018年过渡到繁荣期。中国经济整体将保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各项改革措施将逐步落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将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市上下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特别是国发42号、晋发49号、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等机遇,以破解“一煤独大”“一股独大”等问题为导向,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延伸、更新和多元化发展为路径,转变发展理念,加强内外合作,在激发内生动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上下功夫、做文章。
一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集聚发展要素。环境是生产力,在持之以恒打造“六最”环境的同时,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快开发区、高铁、晋城自贸区等项目建设,增强我市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以优良的软硬环境,实现招商引资由“要我来”向“我要来”的转变,最大限度地集聚发展要素。
二是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要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手抓“去降补”,积极化解煤炭、钢铁、水泥、化肥等行业企业产能,着力降低企业成本和负担;一手抓企业融资,着力解决好企业实际生产中的融资难的问题,大力推进金融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和科技的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手抓传统企业转型,引导煤炭企业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生态环保型转变,切实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下大力气进行技改,通过技改转型,消化过剩产能,实现企业产品上档升级。
三是着力打造“双创”生态,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完善鼓励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为“双创”提供制度保障;搭建双创载体,孕育适合双创的沃土,积极引导鼓励政府、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双创基地、园区、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强化创业服务,建立各类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为创业创新人员提供信息、咨询、资源、资金、设备等服务;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努力形成支持双创、服务双创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四是着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巩固和完善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革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政府要让利于民,把投资风险小、盈利能力强的国有企业推向市场、交给民间资本经营。
五是着力调整投资内部结构,努力扩大有效投入。进一步强化预期管理,有效落实国家、省系列企业减负措施,利用产业规划、政策引导、激励机制等多种方式稳定企业家发展信心,努力营造更加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力争民间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加快推进投资内部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研发投入,加快补短板项目建设进程,有效激励社会资本参与更多领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