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龙社
一、我县建瓷产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建瓷产业已成为我县继煤炭产业之后的又一个支柱产业。全县现有建瓷生产企业22家,32条墙地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1.5亿平方米,年工业产值4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10户,占全县非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户的30.3 %;
(二)建瓷产业已成为全国主要产地之一,在同行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县的建瓷工业产品已覆盖中原市场的25%,西南市场的24%,山西市场的22%,内蒙市场的13%,西北市场的8%,产品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三)建瓷产业已成为我县城乡居民就业增收的主要产业。我县的建瓷工业直接吸纳就业劳动力1.2万人,拉动相关产业间接就业人员1万余人。年提供就业人员工资近6亿元,人均收入约26000元。
二、我县建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差距与困境
差距一:产业体量小、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我县的建瓷产业与四川省夹江县相比,产业在体量、规模、产品花色品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及。夹江传统建瓷产业占地面积达到10000亩,生产企业达到98家,生产线达到152条,产能达到5.65亿平方米,带动上下游企业290余家,年销售收入达到260亿元,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9家,吸纳就业人员达到10万人,是西部地区为数不多的劳务输入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西部瓷都。现在表现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产业由中低端向高中端迈进,产品由传统建瓷向工业陶瓷、电子陶瓷方向发展。近期又规划了7平方公里的高新陶瓷园区,仅新中源一个企业就占地1100余亩,布置生产线7条,每条生产线的产能都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我县的建瓷产业总计占地约2000余亩,就分布着22家企业32条生产线,最大的生产线的产能900万平方米,且有一条生产线就是一户企业,产品仅有普通内墙砖一个主打产品。
差距二:税法遵从度低,纳税收入与实际收入存在差距。广东佛山禅城区2016年度企业增值税税负为7.2%。而我县按企业申报的纳税收入计算,增值税税负率为4.28%(2016年度企业申报收入为31319.91万元,纳税1340.66万元),从调研情况看2016年度我县建瓷工业的年度收入应在25亿元左右,征缴的收入额度与应征额度存在很大差距,不足应缴额度的八分之一。四川夹江建瓷产业“以电控税”单位能耗税负比为7.43%,我县建瓷产业单位能耗税负比为6.5%,低于夹江0.93个百分点;临沂按地控税,每亩地2.38万元,我县按现有的企业占地(2000亩)计算,每亩地的税收约为1.1万元,每亩相差1.28万元。
差距三:环保设施简陋陈旧,污染物总量和浓度超标难控制。山东淄博陶瓷生产基地,当地政府为了建瓷企业环保达标排放,以严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强制企业在环保工艺、环保装备等方面进行脱胎换骨的升级换代,形成了环保倒逼企业上档升级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企业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工业装备更新,技改升级国内最先进的制造装备和环保装备,采用了一个排污口对外的环保工艺,安装了环保在线监测,把工厂建成了现代化的花园式工厂,生产车间清洁、干净,废气、废水、废渣得到了很好的再生利用。佛山禅城区的建瓷企业采取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方式,将115家企业缩减为15家企业,从总量上控制环保达标排放。四川夹江采取“退城入园”,推行环保新工艺、配备新装备、淘汰一大批劣势企业的办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县建瓷企业的环保设施是按建厂初期窑炉排放标准建设的,国家对窑炉排放标准早已废止,出台了新标准,而企业设备更新换代慢,老旧简陋,无法满足环保新标准的要求,形成达标排放困难的局面。据统计,我县建瓷工业园区产生主要污染物烟尘2320吨/年,无组织粉尘11500吨/年,二氧化硫2800吨/年,氮氧化物2770吨/年,陶瓷残片及炉渣9.5万吨/年,生活污水8.7万吨/年。
差距四:产业规划执行力不强,服务企业的步伐跟不上。在广东佛山、四川夹江、山东淄博地区都有符合或领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产业发展短、中、长期规划,规划既有现实性可操作性,又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关键是有得力的政府职能部门尽心尽责引导、服务企业严格实施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市场规则优胜劣汰,企业在规划的引领下瞄准国际国内市场,不断的升级换代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和国家政策的要求。我县与之相比“规划”的指导引领作用、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显得逊色不少,少数职能部门对国家政策的研究和了解还没有企业知晓的多,制定的“规划”束之高阁,成为“应景”的摆设。对企业的指导服务跟不上,企业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处于一种盲然跟风状态,一些困难和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和解决,怨言颇多。
困境一:受困于本地原材料供应跟不上。我县建瓷工业建园初期,本地原材料供应量在90%以上,现在供应量只有50%左右,据统计,现阶段建瓷园区本地陶瓷粘土年用量在280万吨左右,我县合法的粘土企业品位以上粘土生产规模只有30万吨/年左右,通过低品位配料工艺原料供应可达150万吨,剩余的100多万吨靠周边县区陵川、沁水、泽州、济源来补充,原材料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供应跟不上的原因:1、矿点设置难。陶瓷粘土为露天开采,矿点规模小、不连片,开采年限短,设置新矿点成本大、重新取得合法开采手续难;受村庄、公路、电力设施等安全距离因素影响,协调工作难;与林地、基本农田重叠审批难。2、陶瓷粘土矿的开采损毁地表植被,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各乡镇态度消极,申报矿点不主动。3、利益纷争形成诉讼案件多,干扰开采。4、大企业集团规模化开采形成资源外流现象严重。
困境二:受困于交通物流满足不了需求。我县建瓷产业的物流运输以公路为主,铁路运输为辅,公路运输占95%以上,铁路集装箱运输比例占到货运总量的2%--3%。阳济公路是我县建瓷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承担着建瓷货物运输量60%以上运输任务,运输一旦受阻,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将大幅提升,形成企业原材料运不进产成品运不出的困境。阳济路通车时运往济源的运费为45元/吨,运往洛阳的运费为75元/吨。阳济路不通车后,由于所有车辆都要绕行北留上高速,运输费用成本加大,运往济源的运费涨为70元/吨,运往洛阳的运费涨为90元/吨,分别上涨了55.6%和20%。个别企业的困境更大。位于东冶镇的星光陶瓷厂遭遇过前所未有的困境,河南方向路面返修不通车,阳城方向涧坪桥是危桥不能行驶,通过涧坪桥只能大车停在桥两头,利用小车两边倒货,额外运费加大,企业苦不堪言。
困境三:受困于煤层气供给不足。建瓷园区的十五家企业年需用气2.8亿m3(日供气95万m3)标气方可满足园区企业正常生产,但目前日供气量仅为30万m3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用气需求。更为严峻的是:明年3月15日后,国新中昊盛公司只能保证明年其中7家企业的供气,且供气量仅为30万m3/日,缺口达到35万m3/日以上,如不能改善目前状况将引发诸多问题:
一是经济损失巨大。丢失10多年来辛苦打拼的市场,面对无法完成订单而面临巨额赔偿,企业主要负责人也将会因此吃上官司,败诉而被列为失信人员(现已有大量客户找到企业要求尽快兑现合同供货,否则将提起上诉要求赔偿,企业正在努力做工作,稳定客户),企业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二是人才大量流失。因园区陶瓷企业面临大面积停产,部分技术人员现已转投恒曲产区谋岗求生。如果长期停产或不稳定生产,我县绝大多数企业的技术人员将不再逗留观望而另谋出路,这将对我县陶瓷产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三是资金链断裂。陶瓷企业在各大银行都有几百万至上千万元贷款,如长期停产,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将提前追贷并不再继续为企业贷款,民间资本也会大量退出陶瓷产业,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而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局面。
四是产业工人失业。目前,园区陶瓷产业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没有复产,也就是说有近4000人放假在家待岗无收入。如我县陶瓷产业萎缩,几千人将面临失业,几千个家庭将重返低收入家庭,并为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我县建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与瓶颈
(一)产业链条不健全,缺乏建瓷工业城的支撑。综合分析我县建瓷工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短板是:缺乏与建瓷生产制造环节相适应的集物资仓储、产品展示、交通物流、新产品研发、机械生产配件、会展与论坛为一体的建筑陶瓷专业市场——陶瓷工业城。广东佛山、山东淄博、四川夹江等主要的建瓷产地都有和建瓷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专业市场——陶瓷工业城。它们发展的实践和经验证明:专业市场(工业城)是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制造与专业市场(工业城)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两者相互补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研发机构的支撑。我县建瓷企业人才和核心技术主要靠山东产区,依赖性较强,自主研发人员缺乏,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偏低,产品生产和销售主要是利用广东品牌贴牌和销售,在市场竞争中主要以低资源成本优势和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据不精确统计,我县建瓷行业只有三家自主研发机构,二个专利产品,一个企业挂靠大专院校,本科以上技术管理人员25人。广东佛山拥有10多所国家、国际级的陶瓷研究机构。禅城区市级以上陶瓷科研机构有26家。四川夹江有3户企业拥有省级技术中心,3户企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8户企业的16个品牌获省级品牌,企业的创新能力支撑着企业的品牌建设,企业的研发中心支撑着企业的创新能力。
四、我县建瓷产业面临的考验与挑战
一是面临环保执法严厉的考验。国家对陶瓷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做了最新修订,大幅收严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标准的提升和监控设施的建设,将给企业污染治理形成极大的压力,11月1日没有使用煤层气的企业将全部停产,这只是“环保风暴”行动的开始,晋城市被列为京津冀“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环保执法将更加严厉。部分企业和有关部门对“环保”的严峻性认识不到位,对“环保”的升级换代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环保是否达标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这一产业将在“环保”上遭受“灭顶之灾”。二是面临全行业技术装备升级的考验。广东佛山、四川夹江、山东淄博主要建瓷产地,从制造装备到环保设施都进行了升级换代,淘汰了老旧设备,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智能化制造成为趋势和方向,机器人代替了人工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三是面临周边地区建瓷业崛起的考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县市,如:陕西的韩城、山西的垣曲、怀仁、应县、右玉等,实施承接东部产业发展战略,上马了建瓷产业生产线,他们招商引资势头强劲,项目落地效果明显,将占领一部分市场份额,是我县建瓷行业今后最有力的市场竞争对象。陕西韩城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建瓷园区建设,制定了“南有佛山,北有韩城”的建瓷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造了宽松的营商环境。规划了一万亩的建瓷工业用地,将建成千亿元产值,吸纳就业人员10万人的大型建瓷产业集聚区,建成西北地区乃至中(西)亚地区的建瓷重要基地。而我县部分干部对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二产突出抓陶瓷”的发展思想,认识不够,信心不足,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全县上下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近几年我县建瓷工业发展裹足不前,2013年以来没有新上一个建瓷项目,没有新增一条生产线,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四是面临广东、山东主产区释放产能空间的考验。广东、山东主产区受资源枯竭(主要是矸土资源)、土地紧张、城市建设企业外迁、环保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企业转向发展总部经济,把制造生产环节外迁,关停了一大批生产线,正在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这为我县发展建瓷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六、我县建瓷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政府对建瓷产业上档升级工作的领导。一是成立建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统一全县“二产抓陶瓷”的思想认识,纠正一些部门干部不担当的行为,协调解决建瓷企业中政出多门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二是设立建瓷产业发展基金,扶持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二)确立好建瓷产业的发展定位。把建设“北方瓷都”作为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在经济新常态下,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按照“提质增效,适度发展”的发展方向定位和原则,一是稳定现有的内墙砖规模总量,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效益: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兼并重组一批劣势企业,提升制造水平和工艺,实现装备智能化和产品个性化定单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适度增大建瓷产业的体量,开辟施釉陶瓷生产新领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大企业大品牌落户我县,调整我县建瓷产品的单一结构,丰富产品种类,放大产业体量。
(三)搞好建瓷产业的发展规划。借鉴广东佛山、山东淄博规划引领企业适应市场的经验和做法,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以及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结合阳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我县建瓷产业上档升级的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发展建瓷工业的领导,强化规划的全面实施和落实。对《规划》的实施和落实要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径图,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严格考核工作,对庸、懒、怠、慢、散的单位和个人,要严厉问责。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形成上下一致同心同德齐抓共管的发展氛围,引领企业迎头赶上国内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
(四)释放资源能源潜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要建立原材料开采及供应保障的长效机制,充分释放我县沙矸粘矸的资源优势,凸显原材料低成本占领市场的优势,实现主要原材料本土化“以资源强产业”;二是要建立煤层气供应保障长效机制,确保气源充足、价格稳定,避免因气源不足、价格大起大落给企业造成伤害;三是要顺应电力改革趋势,创造条件推进企业直购电,降低企业电力成本;四是优化交通物流环境,减少对阳济公路的依赖性,开通八甲口铁路物流货运通道、加快县城至八甲口快速通道建设,减少企业运输成本。
(五)增强企业纳税意识,强化税收征管质量。一是建立全县统一规范的信息交换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依法规范纳税信息的提供,实现税务机关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二是近期要完善税收征管办法,在电耗预警法的基础上,加入气耗预警法,探索成本比例法管理模式,合理企业税负,化解税收管理上的风险;三是从长远看要规范企业财务核算水平,健全财务核算制度,逐步规范企业的纳税行为,做到依法纳税。
(六)对标山东淄博的环保工作,强化“环保”升级换代。“环保”是目前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跨越的一道“坎”。我县与山东淄博地区同处在国家环保“2+26”大通道上,他们的做法可作为我县建瓷产业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进行推广。建议:一是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企业对“环保”的认识,引导企业赴淄博新龙陶瓷有限公司进行实地参观和培训,提高对环保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有关部门要深入淄博新龙陶瓷有限公司做进一步的深入调研,总结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对标淄博”引导企业进行环保工艺和装备的升级换代,进而推动我县建瓷企业迈过“环保”这一坎,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七)创建建瓷工业城,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创建陶瓷工业城是实现我县建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加快创建工业城,健全产业链。规划先行,环保优先。以建成“华北陶瓷城”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搞好规划设计,注重前瞻性、科学性,避免低水平建设、碎片化操作。借鉴广东佛山、山东淄博陶瓷工业城的经验,科学合理的开展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建瓷工业城。顺南安阳濩泽河而下,沿两岸发展,在白桑乡路圪咀村小十三口与洪上村的建瓷工业园区贯通,将濩泽河安阳段的河道治理、建瓷工业园区的污染治理、县城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工业旅游、潘家大院AAAA景区建设、后则腰琉璃小镇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整体工程一盘棋,避免重复建设。政府引导,依托市场主体营建。政府在用地、拆迁、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上提供必要的支持;市场主体必须严格按照政府做好的规划进行建设;运作机制、管理体制完全市场化,通过现代化制度营建好建瓷工业城。
(八)搭建产学研发展平台,提升产业创新水平。将引进研发机构作为招商引智的一项重要内容,鼓励企业挂靠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增强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市场营销、咨询服务等功能,形成功能齐全的研发平台,促进我县新材料应用和新产品研制工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作者系阳城县政协主席)